九月的貴州黔南,秋風送爽。走進貴州省黔南州啟航學校的紅色教學樓,清晨的陽光把學校綠草地的露珠染成碎金。下課鈴響時,琴聲從音樂教室飄出,混著乒乓球臺的脆響;烹飪區的甜香漫過走廊,少年們揉著面團的指尖,正把曾經蜷縮的夢想,一點點捏成舒展的模樣。
從2015年至今,這所承載著“破解罪錯未成年人管教困境”使命的學校,已走過十載春秋。1479名迷茫少年在此駐足,1235人帶著勇氣重返社會:小鳴救起落水老人成見義勇為模范,小旺身著戎裝圓了軍旅夢,小星捧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回校致謝,小富在上海的酒店里掌起了廚勺……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是啟航學校用愛與責任寫就的教育詩篇。
從“教育”到“喚醒”:心燈照亮迷途孩子成長路
“這些孩子不是‘問題少年’,只是心里的燈暫時滅了,我們要做那個點燈的人。”校長范建耘的話,是黔南州啟航學校十年不變的初心。學生小發曾是眾人眼中的“刺頭”:父親的疏于管教,讓他在受欺負時只能把委屈憋成叛逆的行為,逃學、盜竊成了他對抗世界的方式。初到該校時,他裹著尖刺抗拒一切,甚至想組織同學一起“沖出去”。
可老師們沒退后半步。他們陪小發坐在操場看夕陽,聽他說沒人懂的孤獨,帶他走進烹飪教室,從握刀的姿勢教起,看著他從手忙腳亂到能端出一桌紅燒肉;更一次次跑往小發家,跟他的父母聊“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溫飽”,終于在小發生日那天,其家人送來他渴望已久的吉他。“每一道菜都在告訴我‘你能做好’,那把吉他讓我知道‘是有人在乎我的’。”如今的小發,黑衛衣襯得干凈利落,說起老師時眼眶泛紅。曾經的桀驁早已消散,留下的是被愛焐熱的溫柔與堅定。
這份“喚醒”藏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里:老校區場地有限,心理團輔室白天是舞蹈房,夜晚變樂器訓練室;食堂的灶臺前,老師手把手帶學生練刀工,飯菜香里飄著成長的滋味;會議室的燈總為晚自習的孩子亮到深夜,書架上的書從童話到名著,幫他們在文字里找到遠方。為了讓這份愛更專業,學校用“內部優化+外部拓展”打磨教師隊伍:校本研修幫老師從“基礎教育人”轉型“專門教育人”,專家講座拓寬視野,骨干培訓更新理念。這支隊伍,既是授課的師者,更是陪孩子走夜路的“兄姐”與“父母”。
從“矯正”到“賦能”:鋪就向陽生長的坦途
“專門教育不是‘改過錯’就夠了,要讓孩子帶著‘能成事’的底氣走出去。”這是黔南州啟航學校在課程建設中始終堅持的方向。圍繞“適合”二字,學校搭起“義務教育+體藝課程+職業教育”的三維支架,更用法治教育為成長筑牢“防護盾”,讓“矯正”變成“賦能”。
在教室里,義務教育的課堂從不缺席。語文老師逐句講解詩詞,幫孩子補上曾經落下的文化課;數學老師拆解公式,讓抽象的數字變得可觸可感。體藝課程則是“找回自信的窗口”:舞蹈課上,少年們跟著節奏舒展肢體,慢慢卸下拘謹;書法課上,一筆一劃間,心漸漸沉靜;魔方社團里,指尖的轉動伴著笑聲,成就感在破解難題時悄然生長。
職業教育更是為未來“鋪路”的關鍵。黔南州啟航學校依著孩子的興趣,開了3D打印、汽修、茶藝、烹飪等課,還聯合人社部門搞技能培訓,幫學生拿職業資格證;跟職業院校簽協議,結業了就能無縫銜接深造。2022年,學生小富結業。對自身職業發展有了清晰規劃,離校后到專業烹飪學校就讀畢業,目前在上海某品牌酒店擔任廚師助理。
小富就是這樣找到方向。初到學校時,他對未來一片茫然,直到在烹飪課上摸到鍋鏟。揉面、調餡、蒸制,看著平凡的食材變成精致的糕點,他第一次覺得“自己有用”。
從“問題少年”到“逐夢少年”的蛻變背后,是黔南州啟航學校以法治為筆勾勒的成長底色。學校聯合黔南州人民檢察院、法院、公安機關建起法治教育基地:模擬法庭上,孩子穿上制服扮演法官、檢察官,法律的威嚴不再是課本上的文字;“法治副校長”定期來校,用真實案例敲響警鐘;今年5月,“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掛牌,幫家長補上“怎么愛孩子”的課——從孩子到家庭,啟航用多元力量,為成長筑起一道溫暖的防線。
從“探索”到突破:鑄就專門教育的“黔南樣板”
十載耕耘,黔南州啟航學校的專門教育成果早已越過校園圍墻,成了專門教育領域的“黔南亮色”。
數據見證成長:離校的少年里,41.41%走進職業院校深造,19.19%回原校完成學業,39.40%融入社會就業,還有58人考上大學或穿上軍裝;影響力不斷延伸:在“兩法”修訂過程中,全國人大、貴州省人大先后到該校調研,學校的辦學為“兩法”修訂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基礎。10次在全國研討會上發出“貴州聲音”。2018年,全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創新實踐基地項目——未成年人檢校合作觀護基地在該校掛牌。同時,還吸引了省內外100余家相關部門和專門學校到校考察學習,提供了可學習、可借鑒、可移植的成功經驗,更捧回了“全國家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維權崗”等沉甸甸的榮譽。
如今走進黔南州啟航學校新校區,現代化教學樓明亮寬敞,多媒體設備點亮課堂;家長開放日時,父母們把羞于說出口的愛寫進信里,孩子接過書信時的驚喜與感動,成了校園里最暖的風景。有家長說:“沒想到孩子能在這里找回笑容,更找到了未來的方向。”
秋風又吹過紅跑道,琴聲與笑聲交織。十年啟航,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這所學校始終記得,每一個少年都值得被期待。未來,它會繼續以愛為筆,以專業為墨,在專門教育的沃土上深耕,讓更多迷途的孩子在這里點亮心燈,乘著希望的風,駛向屬于自己的璀璨航程。
(文中名字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