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鴨綠江蜿蜒的國境線上,有一個將“黨建紅飄帶”工程精神注入“星火成炬·警民連心”品牌的黨支部——丹東邊境管理支隊六道溝邊境派出所黨支部,其以“聚民智、融民力、暖民心”為內核,探索出一條黨組織引領、群眾共治共享的邊疆治理新路。今年以來,轄區治安案件同比下降62%,群眾滿意度躍升至98%以上。
民警給老人們講反詐,同時了解社情民意。
搭建民聲平臺
一輛由手推車改裝的藍白相間的“警務宣傳服務車”穿梭于小區廣場,車載喇叭播放著方言版反詐順口溜,熱水壺、急救包、法律手冊一應俱全。這是六道溝邊境派出所轄區常見的“流動景觀”。今年開春之時,該所變“坐堂辦公”為“移動擺攤”,民警在小區里推著小車,在嘮家常中搜集社情民意,現場解決證件辦理、糾紛咨詢等訴求180余件。到目前累計服務群眾超2000人次,“小推車”轉動治理“大格局”。
針對轄區老年人聚集特點,派出所黨支部將小區涼亭、廣場升級為“露天議事廳”,每周由黨員民警主持召開懇談會。該所還通過“云端智囊”延展服務,開通24小時法律咨詢平臺,配備便攜式法律咨詢儀。轄區務工人員通過視頻連線解決勞務糾紛后贊嘆:“手機點一點,律師面對面。”
建立多元聯防
該所所長劉洋洋告訴記者,“銀發力量”是社會治理不可小覷的力量。面對老年群體易受騙、易遇險的痛點,派出所黨支部創新將廣場舞隊伍轉化為“舞動平安巡邏隊”。91名佩戴紅袖標的“銀發隊員”累計巡邏200余組次,預警火災險情1起,化解糾紛13件。隊員李阿姨在巡邏中識破“保健品詐騙”,為居民止損3萬元。
“小崗位作用并不小。”劉洋洋說。派出所通過設立行業瞭望哨,構建“1+N”社區警務團隊,將物業工作人員、燃氣抄表員以及商鋪店主等納入群防群治網絡。這支隊伍的694人化身“平安瞭望員”,及時掌握轄區動態:提供人員動向信息300余次,協助抓獲違法嫌疑人3名;預警家庭矛盾56起,助力實現矛盾糾紛100%就地化解。
派出所組建的“護邊義警隊”“舞動平安巡邏隊”在邊境線上穿梭,累計巡邊里程超1.4萬公里。
打造反詐閉環
派出所將反詐宣傳陣地移進居民小區,讓居民筑牢反詐意識防線。派出所自創的“老黃講反詐”系列短視頻揭露“采購禮盒”“機票退改簽”騙局,全網播放破50萬次。結合“冒充老板轉賬”案例對企業財務人員專題培訓28場。警務車“擺攤”時,民警通過剖析“冒充教師采購”騙局,當場阻止5名居民轉賬。
派出所建立“線上專線+線下問診”雙軌預警機制:線上24小時甄別詐騙信息;線下在警務車設“反詐問診臺”。今年以來,預警系統勸阻轉賬47起,其中巡邏隊員在廣場舞現場勸住劉阿姨轉賬,挽回損失8.6萬元。
派出所創新“警銀通”協作機制,開通資金緊急止付通道。今年6月,居民于某遭遇“學校采購飲品”騙局墊付4.9萬元,民警兩小時內鎖定“卡農”趙某,在銀行配合下全額追回資金。該機制使電詐破案率提升40%,上半年發案率下降76%。
凝聚共治合力
法律服務共同體賦能發展。今年以來,派出所聯合丹東市司法局推出“普法微課堂+專業調解+法治體檢”服務包,為35家企業提供合規指導;設立涉外、物業等6個專業調解室,化解商事糾紛33件。
派出所推行“黨建+網格+警長”模式,將共建單位黨員嵌入社區網格,使矛盾化解率達99.6%,戶籍民警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辦證27次,聯合環保部門解決廣場舞噪音投訴15起。八旬老人手寫的“小車推來溫暖,黨徽照亮民心”錦旗,成為警民情深的最佳見證。
六道溝邊境派出所黨支部“星火成炬·警民連心”品牌實踐,深刻詮釋了“黨建紅”引領“治理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