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師阿拉爾市綜治中心規范化運行以來,多方聯動,將矛盾化解于無形,平安建設落地有聲,截至今年9月,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7%,信訪事項同比下降28.9%,用高效治理筑牢平安穩定基石。

“智囊團”出招,提升解紛法治化水平
“沒錢請律師,我就用我們全家人的性命搏一搏,什么不可測的事都會發生,我就不相信沒有公道了。”當事人言語間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
一場因土地征收補償引發的信訪案件,讓綜治中心面臨情、理、法的三重考驗,初次調解,各方不歡而散。糾紛總要化解,人心終需溫暖。綜治中心依托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調動法學專家主動前往現場實地察看,充分了解當事人實際情況。

再次組織調解時,法學專家做足充分準備,既講事實、依法理,也通人情、曉大義,為雙方擬定了合理妥善的調解方案,讓雙方心服口服。從抗拒到信任,從對立到配合,這場一度陷入僵局的征收補償糾紛,最終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第一師法學會充分發揮其聯系面廣、人才薈萃、專業權威的優勢,建立涵蓋資深法學專家、法律實務工作者102名的“綜治中心法律咨詢專家庫”,針對重大疑難復雜矛盾糾紛、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提供專業咨詢意見和法律論證,為矛盾化解提供堅實的法理支撐。在師團兩級綜治中心設置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21個,深度參與綜治中心建設與運行。自2025年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以來,已組織專家會診49次,提供專業意見28條,有效破解了一批“釘子案”“骨頭案”。
“主力軍”坐陣,筑牢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線
不久前,楊先生與張女士因商鋪租賃糾紛前來綜治中心申請調解。了解事情原委后,綜治中心立即組織調解員開展案件分析,理順證據鏈條,明確爭議難點,并引導雙方換位思考。調解員依據相關規定,既指出張女士違約事實,同時勸說楊先生體諒商戶經營難處,提出分期支付、解約后另立延期合同等備選方案,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并在綜治中心內的人民法院服務窗口現場完成司法確認,實現“人民調解+司法確認”的快速銜接。

在綜治中心框架下,師人民調解協會牽頭整合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委員會以及品牌調解室資源,整體入駐綜治中心,設立“人民調解窗口”和調解功能區,實現“統一受理、集中分流、聯動調解”。建立了涵蓋婚姻家庭、勞動爭議、物業糾紛、醫療糾紛等領域的專業化調解團隊,確保群眾進來后“找得到人、解得了難”。深化“三調聯動”,加強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銜接配合,形成“調解優先、訴訟斷后”的分層過濾體系。2025年以來,受理案件332件,結案率95%,通過非訴方式調解案件111起,申請司法確認75件,有效節約職工群眾訴訟成本。
“娘家人”服務,小家和大家安
“好妹子哩,你聽我一句勸,你倆這矛盾真是因為這點裝修款,那還不是因為心里憋著一股子氣呢!”
“姐呀,咱有啥事要好好說呢,都坐下來心平氣和說說。”
......

為服務“小家”、凝聚“大家”,致力做好婦女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維權訴訟引導等工作,綜治中心采取婦聯組織輪駐方式,進一步完善“綜治中心+婦聯”的聯動機制,著力打造家事糾紛柔性化解平臺,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協同為當事人想辦法、出主意、解難題,推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助落實家庭暴力告誡制度,通過講情、明理、釋法,有效促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把家庭鄰里、婚戀感情等矛盾糾紛防范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實現家事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有效避免“民轉刑”案件發生。
清晨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第一師阿拉爾市綜治中心“最多跑一地”的牌匾上,“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正在悄然改變著群眾的生活。多元力量匯聚、工作機制創新,權責清晰、運轉高效、便民惠民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正在書寫著新時代一師基層治理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