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博斯騰湖濕地迎來了一場特殊的“體檢”。兵團第二師檢察分院、博湖縣人民檢察院、焉耆墾區人民檢察院的干警一同深入這片靜謐廣袤的濕地現場,兵地檢察機關聯合開展濕地保護“回頭看”和公開聽證活動。這不僅是一場生態資源保護活動,更是一次凝聚兵地各方力量、共筑生態防線的生動實踐。
觸目驚心!工程車碾壓后的濕地傷痕
清晨,陽光灑在碧波蕩漾的蘆葦叢上,一行人踏上前往濕地的路途。檢察院干警們神情嚴肅而專注,他們深知此次行動的重要性,聽證員、第二師水利局、博湖縣林草局的工作人員以及團場工作人員也早早集結,大家懷著對濕地生態的敬畏與關切,共同關注著這片土地。


濕地生態資源一旦遭到破壞,恢復難度極大,而且會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連鎖反應。5年前,在博湖縣和第二師交界處,水利部門招標并實施了博斯騰湖國家濕地公園兵團某團場段堤防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博湖縣轄區的濕地生態保育區被工程車輛碾壓,工程竣工后,沒有對碾壓地段進行修復,導致大片蘆葦逐漸退化,土壤泛堿嚴重,濕地的生態功能下降,社會公共利益持續受損。
檢察建議出手:兵地聯動,合力督辦
濕地保護刻不容緩,單靠一己之力難以全面解決問題。鑒于此,博湖縣林草局將該情況反映給檢察機關,6月初,第二師檢察分院、博湖縣人民檢察院和焉墾墾區人民檢察院發揮兵地融合履職作用,聯合開展濕地保護公益訴訟工作。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兵地檢察人員頻繁往來于濕地之間,深入現場調查取證,走訪周邊居民,組織專家論證,收集了大量證據材料,確定負責濕地管護的行政機關存在履職不到位的情形,導致濕地生態資源被破壞。兵地檢察機關根據各行政部門的職責范圍分別向水利局、團場制發了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書,向林草局提出了工作要求,督促他們依法履行職責,采取有效措施,恢復濕地生態資源。
科學修復!澆水+施肥,濕地活過來了
負責濕地管護的兵地行政機關迅速行動起來。水利局和團場加強了對濕地水資源調配管理,確保濕地的水量充足,林草局加大了對濕地植被的保護力度,組織專業人員對退化的濕地進行修復,他們還加強了對濕地野生動物的保護,有效治理非法捕獵行為。

時至夏日,持續高溫天氣,恢復地塊灌溉后,水分快速蒸發,難以有效維持蘆葦生長的濕潤環境。針對該情況,水利局、林草局和團場協同優化澆水時間,增加澆水頻率,添加有機肥料,改善土壤條件,為蘆葦的生長創造更好條件,并向兵地檢察院建議:蘆葦進一步恢復后開展評估驗收。
數月后,被破壞的濕地重新煥發生機,干燥泛堿的土壤改良成了濕潤保墑的沃土,清風吹過,片片新生蘆葦隨風搖曳,水中的野鴨、水雞在自由的嬉戲,空中的鳥兒展翼翱翔,野兔、野鴨,狐貍時常光顧,自然之美與生態之美有機結合,濕地的生態功能逐漸恢復。
公開聽證:一場特殊的濕地“期末考”
9月5日,兵地檢察機關再次聯合行動,深入博斯騰湖濕地現場,開展“回頭看”和公開聽證活動。檢察干警和聽證員帶著期待沿著濕地邊的小路前行,仔細查看濕地植被的恢復情況,看到蘆葦長勢良好,珍稀鳥類在這里棲息繁衍,濕地生態功能恢復良好,這讓大家更加堅定了保護濕地生態的決心。

公開聽證會上,聽證員和檢察干警聽取行政機關的履職匯報,對濕地生態恢復的效果進行評價。經過互動交流和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兵地協作機制促進了檢察公益訴訟職能作用的高質效發揮,在兵地檢察院聯合監督下,行政機關已履職到位,濕地的生態平衡和動植物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這次活動不僅是對前期工作的總結,更是對未來工作的展望。
守護濕地,就是守護我們的未來
濕地保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持續關注、久久為功。兵地檢察院深化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加強與行政機關、社會組織的溝通交流,發揮公益訴訟守護綠水青山的作用,用檢察力量筑牢生態資源保護防線,共同守護好博斯騰湖濕地生態。

如今,博斯騰湖濕地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蘆葦搖曳、鳥兒翔集,一幅生態和諧的畫卷徐徐展開。兵地檢察院用法治的力量守護著這片濕地,也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到生態資源保護的事業中。夕陽的余暉灑在博斯騰湖濕地,濕地保護之路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