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500多米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峨堡鎮是我國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素有青海“北大門”之稱,在這個小鎮上有這樣一支隊伍、一群人,他們長年駐扎,舍小家顧大家,默默無聞地堅守在青海的“北大門”,他們就是海北州祁連縣公安局峨堡派出所的民警、輔警。
峨堡派出所依靠“兩所一站一隊”協同工作機制,深度融合派出所基礎工作、打擊違法犯罪、檢查站勤務、維護交通秩序等工作職能,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守護之路。近日,“法治護航新征程共筑平安青海新‘楓’景”之海北行采訪組走進祁連縣峨堡鎮。
全員無休假
從祁連縣驅車71公里,行駛1個多小時,記者便抵達了峨堡派出所,一棟三層的小樓映入眼簾,走進其中,別看雖小,五臟俱全,戶籍登記、交通違法處理樣樣能辦,而在派出所值班室,這里不僅能提供地圖指引、應急藥品、充電設備,還能受理游客的求助報警。
峨堡派出所地處海北州祁連縣與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交界的咽喉地帶,面朝G227線,峨堡鎮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驛站,如今更是連接青甘兩地旅游的關鍵節點,日均車流量、人流量常年居高不下。坐落于此的峨堡派出所,憑借平安邊界、旅游服務、道路交通三大特色名片,成為守護一方安寧、助力區域發展的堅實力量。
“今年6月30日開始忙,直到最近才休息了一下,其間,我們23人全員上崗,近60天的時間一直都沒休息。”峨堡派出所所長索南旦志邊帶著記者參觀邊介紹著情況。
作為青甘大環線的中轉站和古絲綢南路上的重要驛站,每天有上萬游客來到這里,人生地不熟,有問題找警察在這里具象化。
“活地圖”伸援手
“每天,我們都要開車出去巡邏,3個巡邏組不間斷交叉巡邏,遇見求助者及時幫助他們,遇見交通擁堵及時疏導交通,每天出去都能遇見很多事,總而言之,每天都在路上忙著?!逼钸B縣公安局交管大隊峨堡中隊中隊長李積江說。
這里的民警、輔警都是“活地圖”,對周邊景區路線、住宿餐飲了如指掌。牧家樂、游客車輛集散中心、停車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和治安復雜區域,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很感謝派出所的民警幫我們找到了丟失的背包,大美青海,景美人善,拾金不昧,聲名遠播?!毕襁@樣的感謝信和錦旗,峨堡派出所里還有很多?!懊磕甑穆糜渭疚覀冞€有一半時間是在幫游客尋找丟失的物品,找手機,找背包等等?!崩罘e江笑著說。
今年暑期的某天,他們接到一起求助,一母親因為孩子暈車嘔吐,在下車處理時不慎將背包遺落在馬路邊,里面裝有全家人的身份證等重要物品。茫茫草原,對方又說不清楚具體位置。群眾有所求,民警有所應。民警開著警車一直尋找,隨時和孩子的母親視頻通話讓他們辨認位置,經過不懈努力,最終找到了遺失的背包。
走失孩子找到了
“群眾事、無小事,我們要始終把群眾的事放在心頭。”采訪中,民警的這句話讓記者十分觸動,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時間回溯到今年8月6日傍晚,一場與死神的賽跑拉開序幕。19時26分,祁連縣公安局峨堡派出所報警電話響起,電話那頭是一名女性,她哭著說:“警察同志,我兒子不見了,他才15歲,下午3時從峨堡鎮隴孔進山趕牛,結果卻聯系不到他了,現在山中霧大,我怕他迷路了,請你們幫幫我……”接警人員邊安撫她的情緒,邊詳細詢問孩子走失細節,同時派出民警及時前往現場,與孩子家屬匯合,準備一同進山尋找。
“山高溝深,山中氣溫低,野生動物多,我們當時的心都揪在了一起,生怕有個萬一?!彼髂系┲净貞洸⒅v述起那一幕時仍難掩擔憂。慶幸的是,歷經4個小時,最終他們終于在阿柔日旭的山中找到了孩子,安全送到家人身邊。原來,小男孩在進山趕牛時,因山中霧氣彌漫,不慎走失迷路,又遭遇突如其來的大雨,慌亂無助的他在野外徘徊,越行越遠。
一心只為保暢通
峨堡鎮是G227線、S302線的交會點,過往車輛多、大型貨車占比高,道路交通管理壓力巨大。為保障道路暢通,預防交通事故,峨堡派出所下足了功夫。
“駕駛員朋友,當前受惡劣天氣影響,國道227線部分路段通行風險升高,為保障您的出行安全,現針對重點路段及行車注意事項提示如下……”這是扁都口檢查站交通安全服務群里所發的安全提示信息,像這樣的微信群,他們共有7個,是為經常跑這條路的卡車駕駛員而建,目的就是方便他們及時了解路況,及時提醒過往司機注意行車安全。
“這里的交警真是太好了!為祁連交警點贊。”微信群里,滿屏點贊,都在肯定著他們的付出。
如今,經常跑這條線的卡車駕駛員不僅會主動遵守交通規則,看見事故等還會發到群里第一時間@峨堡公安,他們笑稱自己是峨堡公安的小助手。
從守護邊界平安到服務旅游發展,從保障道路暢通到維護群眾利益,峨堡派出所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基層警務力量的責任與擔當。在這里,平安、服務、暢通不再是抽象的詞匯,而是成為峨堡鎮最鮮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