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少年心中都有一座“浪浪山”。山外的世界是對遠方的憧憬,是成長最本真的渴望。
對貴州的孩子來說,“浪浪山”是連綿的群峰、升騰的炊煙和想走出去又割舍不下的鄉愁。
貴州的“浪浪山”,何止百萬?它們既是少年成長的港灣,也是出發的起點。翻越群山的過程,本就是關乎勇氣與蛻變的“西行之路”。
“浪浪山”里的少年,該如何守護?
日前,貴州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開展專題詢問,共同為守護好“浪浪山”里的少年們把準脈、開良方。
貴州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
1
這場專題詢問有著特殊的時間背景。
去年底,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的決定,完善了專題詢問和執法檢查制度,增強監督實效。
對標上位法,今年8月1日,貴州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通過《貴州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條例》,突出問題導向、突出詢問重點。
在條例審議期間舉行的本次專題詢問,既是對新修訂的監督條例的一次“實戰檢驗”,又是對貴州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全面體檢”。
細看“成績單”,不難發現其特殊還在于多個“首次”——
自貴州省人大常委會成立以來,首次綜合運用“執法檢查+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專題詢問”的監督方式;
首次由貴州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兩大專委會聯合發問;
2021年全面修改實施未成年人保護“兩法兩條例”以來,貴州省首次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執法檢查;
……
人大監督,是田間地頭“量”出來的準星,是壩壩里“談”出來的民情,也是會議圓桌前“問”出來的良方。
從貴州省人大常委會組織各級人大上下聯動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兩法兩條例”執法檢查,到“一府兩院”就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專題報告,同題共答、同向發力。
可以發現,三種監督方式環環相扣:執法檢查為審議報告提供“第一手素材”,審議報告為專題詢問鎖定“關鍵癥結”,專題詢問又為后續整改落實開出“對癥良方”。
專題詢問的“火藥味”,需要基層調研的“泥土味”來調和。這種“組合拳”監督方式既突破了單一監督方式的局限性,又形成監督閉環,推動問題從“紙面整改”轉向“落地見效”。
2
少年們終將遠行,但出發前需要一座怎樣的“浪浪山”?
答案或許在于:既提供遮風擋雨的“袈裟袍”,也開拓出跌撞試錯的“取經路”。
會上,李建軍委員率先提問,2024年貴州省機構改革后,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撤銷,已撤銷相關機構的市(州)、縣(區),政府法定責任如何落到實處?
實際上,這也是執法檢查反映出的一大問題:機構可以精簡,但法定責任不能“縮水”,如何避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陷入“小馬拉大車”的困境,考驗著各級政府的治理智慧。
面對機構改革帶來的新變化,貴州省政府有關負責人直面問題,以創新機制破題,回應兩大舉措——
省級層面組建“1+6+N”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下設家庭、學校、社會、網絡、行政、司法6個工作組,建立“N”個社會資源庫,市縣兩級也比照建立相應機制,讓各部門從“各自為戰”變成“協同作戰”。
同時,去年12月貴州省委部署啟動“護苗行動”,全省各級各部門扎實推進打擊犯罪、關愛救護等工作。從數據看,“護苗行動”開展以來,未成年人有關案件發生率下降了三成多。
兩大舉措既解了當下的“近渴”,又謀了長遠的“活水”,更釋放出明確信號:未成年人保護不是哪個部門的“選修課”,而是整個社會的“必修課”。
司法保護同樣重要。面對近年來不斷增長的未成年人犯罪趨勢,未成年人保護更要堅持“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
在方英委員、管群委員與貴州省法院、貴州省檢察院有關負責人一問一答之間,既要織密“防護網”,也要筑牢“預防網”成為共識。
3
既要守護好“浪浪山”的根基,也要架起聯通時代的云梯。
專題詢問中,不少委員關注到孩子們成長路上新的“陣痛”。
在基層調研時,劉紅梅委員發現網絡侵害已成為威脅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最大問題,如何監管好頭部平臺、如何防止未成年人遭遇網絡侵害是她關心關注的內容。
羅春紅委員提出,密室逃脫、劇本殺、電競酒店等年輕人喜愛的新興業態存在“監管盲區”,成為侵害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高發地。
不難發現,當代少年們面臨的挑戰已不再是簡單的“翻山越嶺”,而是如何在虛實交織的環境中不受侵害、保持自我。
新問題帶來新挑戰,新挑戰亟需新辦法,如何既管好“指尖上的世界”,也守好“身邊的樂園”?
貴州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亮出新招:建設貴州省網站平臺巡查監測系統,將全省4萬余家網站、4000余個app納入日常動態巡查;每年組織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和“黔凈”網絡空間清朗工程;開通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暢通舉報渠道……
貴州省公安廳也作出回應,為破解行業場所監管難題,建設“智能護未”預警模型,在全省3萬多家旅館、酒吧、臺球室等重點行業場所安裝人像識別視頻前端設備,預警10萬余人次。
……
兩個小時、八個問題,問要害、問痛點,答舉措、答承諾。
一問一答間,為貴州省未成年人撐起一片“法治晴空”:這里有萬千家庭的殷切期盼,有群眾智慧的碰撞結晶,更有法治力量的堅定護航。
畢竟,少年終將翻越一個又一個山頭,但“浪浪山”里的溫情與勇氣,會成為他們一生取之不盡的“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