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寧波北侖九峰山的深處,藏著一種神秘的小生靈——鎮海棘螈。它們長相奇特,褐色皮膚、外腮明顯,像微縮版的“遠古蜥蜴”,已悄然生存了1500萬年。全球成熟的鎮海棘螈個體不到1000尾,比大熊貓還要稀有。
這些珍稀的小生靈,是北侖公安環食藥偵大隊民警趙駿的“老朋友”。近日,趙駿等人帶記者走了一趟九峰山。
九峰山
鎮海棘螈保護區建立于1996年,位于北侖九峰山半山腰,面積12000平方米。保護區內長滿了郁郁蔥蔥的樹木,這里是鎮海棘螈的家。整個保護區被兩米多高的圍欄圍了起來。在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北侖分局林場場長趙勇的帶領下,記者和趙駿才得以進入。
“今天太陽大,看不到鎮海棘螈,它們不知道躲在哪個石頭縫里休息呢?!壁w勇說,這些小家伙是夜行動物,尤其喜歡在雨后的夜晚出來活動,白天幾乎不可能碰見。趙勇說著掏出手機,對著照片介紹鎮海棘螈的模樣——它通體棕黑色,爪尖、嘴角及尾部皮膚有醒目的橙色,成年體長僅11-15厘米,還沒有一個巴掌大。
鎮海棘螈
趙駿回憶起第一次見鎮海棘螈的情形:“初見時有點嚇人”。去年,北侖公安在鎮海棘螈保護區內成立了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趙駿是生態警長。他帶著一批暑假里的小學生參觀保護區時,在人工繁育基地看到一只塑料培育箱里裝著20多個剛孵化出來的鎮海棘螈。“又像蝌蚪又像蜥蜴,還有外腮,丑丑的?!壁w駿回憶說。后來,為了給學生們科普生態保護,他了解了鎮海棘螈的生活習性——一般生活在石穴、枯木構成的隱蔽處。它們行動遲緩,遷移能力弱,沒食物的時候會捕食同類,不怕人。
“生態警長”科普知識
在保護區,趙勇介紹了三個“坑”——這些坑都位于樹蔭之下,深度約幾十厘米,面積不大,一旁接著白色的引水管?!斑@是鎮海棘螈繁衍的地方,三個坑是自然形成的。1978年,鎮海棘螈剛被發現時,就在其中一個坑中。以后每年四五月,它們會來坑中繁衍?!壁w勇介紹。
民警介紹鎮海棘螈的棲息地
趙駿平時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守護這些小家伙。他每周都會抽出時間跟著生態義警們去保護區巡邏,觀測鎮海棘螈的生態環境。
巡邏不是件輕松的差事,這里基本都是未開發的山林,很多地方沒有路,需要穿過茂密的草叢。雨后的山路特別濕滑,每走一步都需要特別小心。一條完整的巡邏路線大概三公里,最快也要40分鐘,每天要走好幾趟。
夏季是巡邏最艱苦的時候,林子里有螞蟥,被螞蟥叮咬后一般血流不止?!拔覀兿扔名}巴涂在被咬處,回去后傷口還要癢上好幾天,有一次撓癢撓到凌晨兩點?!壁w駿說。
更危險的是,山里還有眼鏡蛇。民警后來帶上了兩條土狗土狗?!斑@狗可是我們的好幫手,大老遠就能發現蛇,它一叫,我們就知道有危險?!壁w駿說。
除了應對自然環境的挑戰,民警更要時刻警惕盜獵者。趙駿講起一個案子:今年4月一天晚上,民警們照常巡邏,發現林子里有異常的燈光,于是悄悄包抄了上去?!拔覀兛吹揭幻贻p男子,正打著手電,在落葉堆里仔細翻找著什么?!壁w駿說,男子手里緊緊捂著一個塑料盒,盒里裝的居然是幾十尾鎮海棘螈成體。
經調查,這名男子是瘋狂的“異寵”愛好者,喜歡捕獵稀有小動物。男子從外省租車過來,這是他第五次上九峰山。前四次來都沒有找到鎮海棘螈,這次特地看了天氣預報,選擇在雨夜動手。男子到案后,在生態環保、自然資源等部門的協助下,民警放歸了鎮海棘螈,并對案件進行深挖。
為了更好地保護鎮海棘螈,民警們在重點區域安裝了監控,即便一點風吹草動,民警們都格外警惕。一次,民警在監控中看到有兩人在保護區附近徘徊,于是立馬趕到?!八麄兟暦Q是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我們仔細檢查了他們的相機,看了所有照片?!泵窬f,雖然最后確認他們沒有不法行為,但民警還是對他們進行了宣傳教育。
在日常巡邏中,民警們還要留意各種潛在威脅:檢查附近村民是否違規使用農藥,觀察水源地是否受到污染,留意是否有野生動物闖進保護區。
“生態警長”在鎮海棘螈保護區交流
采訪尾聲,夕陽西下,趙駿和義警們準備進山夜巡。“它們應該都出來了,此刻或許在某片落葉下,某片草叢里……”趙駿說著打亮了手電,走向了漸暗的林道。
記者手記:
走進九峰山之前,我從未想過,一種貌不驚人的小生靈,能讓人如此牽腸掛肚。
雨后的九峰山,空氣里都是草木濕漉漉的味道。跟著民警深一腳淺一腳地巡山,我才真切體會到“守護”二字的重量——一遍遍地巡山,只為守護一個延續了1500萬年的生命奇跡,不因人類而中斷。
最初看到鎮海棘螈的照片,我和趙駿的感受一樣,覺得它有點“丑”??僧斦嬲驹诒Wo區里,聽趙駿和趙勇如數家珍地講解它們的習性,看民警們不厭其煩地檢查圍欄與監控,那份“嫌棄”悄然變成了憐愛。它們如此古老,又如此脆弱;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場生命的奇跡。
守護的意義,或許就是不讓任何一份獨特的美好,悄然湮沒于時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