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5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
冬季零下45℃的低溫
9名移民管理警察的
執著守護
今天
“2025思政云課堂·國門青年說”
來自內蒙古邊檢總站的張子陽
將帶大家走進恩和哈達戍邊人的
心靈世界
感悟“孤島不孤心安是家”
2020年
內蒙古呼倫貝爾恩和哈達邊境派出所
準備成立忠誠奉獻教育基地
我有幸前去采訪調研
了解到了一個個鮮活的戍邊故事

雪原中“孤獨”的恩和哈達邊境派出所。
所長黑澤明
東北漢子
雷厲風行
每次巡邏路過有信號的地方
他總要多站兩分鐘
只為給家里發條報平安的語音

所長黑澤明在與群眾交流。
教導員左彬
內蒙古人
同志們想家了
他就組織“故事會”
講笑話
唱“跑調”的歌

教導員左彬對新建營房林業用地范圍進行標點。
副所長苗旭
山東人
他不愛說話
可每次巡邏回來
總默默地把大家濕透結冰的鞋墊
一片片烤在爐火旁

副所長苗旭在擦拭界碑。
老班長史小剛
陜西人
他總能在有限的食材里
鼓搗出點“家的味道”

史小剛走訪轄區商戶。
還有兢兢業業的
陳向軍、梁海洋
業務能手牟東印、蔡培……
最后,是今天的主角
所里年紀最小的河南小伙
康健

康健在邊境轄區執勤。
18歲那年
父母走了、弟弟上學、奶奶生病
“聽說部隊管吃住,還有工資”
他咬咬牙遠赴邊疆
一份津貼掰成兩半
一半是弟弟的書本
一半是奶奶的藥片
2018年,部隊改革
他攥著電話聽奶奶說
“你是家的頂梁柱”
他決心參加考試留在內蒙古
“最苦的地方最能練硬骨頭”
新警分配前,他毫不猶豫
主動申請,到恩和哈達戍邊

恩和哈達邊境派出所民警開車在大興安嶺的極寒無人區巡邏。
可恩和哈達的苦
是真“熬”人
巡邏路上
新鮮的熊掌印冒著熱氣
蹚冰河
寒氣像無數根針往骨頭縫里鉆
深夜,風嗚嗚地吹
聽得人心慌

國旗飄揚在恩和哈達邊境派出所營區內。
可這地方苦歸苦
人心卻熱得燙人
一次巡邏
康健腿傷復發
老班長二話不說架起他就走
教導員用身體在齊腰深的雪里蹚出一條近路
所長一邊吼"逞啥能"
一邊把自己的圍巾狠狠勒在康健腿上
康健低著頭
眼淚砸在雪地里
所長吼得兇
可那圍巾上的溫度滾燙

恩和哈達邊境派出所民警在巡邏途中,飲山泉解渴。
“監控預警!‘黑瞎子溝’有情況!”
“黑瞎子溝”是原始森林腹地熊的老窩
也是盜獵分子最眼紅的地方
紅外畫面上
幾個模糊的人影快速移動
所長眼睛一瞪
“一只都不能讓他們禍害了!”
九道身影瞬間撲進森林

恩和哈達邊境派出所民警開展巡邊踏查。
原始森林的夜
迷路、野獸、失溫…
哪一樣都能要命!
康健緊跟在所長身側
教導員和其他同志緊隨其后
大家深一腳淺一腳向目標合圍
當強光手電照亮盜獵者驚恐的臉
天邊已泛起白光
那一刻
康健望著身邊凍成雪人的戰友
突然明白:
最堅實的家
就在這并肩站立的土地上

恩和哈達邊境派出所民警走訪轄區群眾。
在恩和哈達
鐵漢所長的擔當
樂觀教導員的愛護
老苗沉默的奉獻
老班長灶臺的煙火
還有康健
從"想家娃"到"硬骨頭"的蛻變
他們把苦寒孤絕的"孤島"
過成了離不開的"家"

林海雪原最深處的忠誠堅守。
我們不歌頌苦難
但要記住
是怎樣的脊梁
把暴風雪擰成了
戍守邊疆紀念章的紋路
我們不贊美孤獨
卻要致敬
是怎樣的心臟
在無人區里跳成了祖國的脈搏
從喀喇昆侖之巔到南海萬里波濤
從西南密林到北疆草原
千萬個“康健”任風雪吹皺容顏
卻讓脊梁挺立如同界碑!
因為他們知道
此心如磐處,孤島亦通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