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王姐告訴我縣里的社會治理中心有個‘銀耀天平工作室’,是專門幫我們老年人解矛盾的,我趕緊來問問我侄子欠我的錢怎么辦。”來尋求幫助的王大爺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社會治理中心(綜治中心)服務臺焦急詢問。

一旁的趙大爺聽到后走上前:“我剛從工作室登記完出來,法官跟我們差不多年紀,是老經驗了。”
“銀耀天平工作室”由浙江省德清縣人民法院與縣社會治理中心、縣司法局共同組建。6名黨齡超30年、審判經驗豐富的離退休法官,與年輕調解員和志愿者組成家事、道交、合同3個解紛小組,輪班入駐在縣社會治理中心,為老年群體提供優先調解服務。

此外,為高效化解涉老糾紛,工作室積極對接法院、公安局、檢察院、司法局等職能部門,形成“一站式”解紛網絡,強化矛盾糾紛化解合力。
目前,工作室已累計化解成功各類糾紛超760余件,3個解紛小組化解涉老糾紛流轉時長縮短至2天,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銀發智囊團”。
“太感謝法官了,幫我要回了這筆賠償金。”走進工作室的門口,就看到一位大爺握著輪值老法官何曉棠的手,連聲道謝。
事情還要從年初說起。年逾六十的郭大爺因為退休后閑不下來,找了一份在工地打掃衛生的工作。這天,郭大爺在清理垃圾時,不小心被廢棄金屬劃傷。就診后,他拿著單據找到老板要求賠償。
面對郭大爺的催討,老板每次都是找借口敷衍:“等我這邊空了就處理。”
等了兩個月的郭大爺還是沒能等到這筆賠償,實在沒有辦法的他到社區尋求解決辦法,社區工作人員告訴他:“法院在縣里的社會治理中心派駐了為老年人解矛盾的老法官,郭大爺您去問問看。”
來到縣社會治理中心的涉老窗口做完登記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便把他帶到了“銀耀天平工作室”。
“法官,老板一直故意拖欠不給錢,我識字不多,起訴狀也不會寫,也不懂得要準備什么資料,怎么辦呀?”郭大爺滿臉焦急。何曉棠給他泡了一杯茶,引導他細細講述了一遍事情經過。
在掌握了郭大爺的實際情況和糾紛始末后,他發現老年人維權能力弱以及老板的消極敷衍是問題所在,“還是要把老板約過來坐到一起談談。”于是他電話聯系了工地老板,向他說明了逃避行為會帶來的后果,隨后與雙方約定了調解時間。
同時,他通過工作室“一站式”解紛機制,聯系法院法官到現場主持調解,嚴正講解法律相關規定。
“你再不賠給我,別怪我不客氣!”“都跟你說了會解決的!”工作室的辦公桌上,看著氣氛開始劍拔弩張,何曉棠趕緊緩和郭大爺的情緒,用方言細心為他講明賠償規定等事項。
“郭大爺年紀大了,維權上本身就有困難。作為工地負責人,不能靠拖延解決問題。”
“大家都有老的那一天,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互相體諒,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最終,在工作室和法院的“情理法”共同努力下,雙方終于握手言和,賠償款當場履行。
郭大爺感慨道:“沒想到我這點事情能受到這么多部門的幫助,真的太感謝了!”
銀發調解員既是矛盾的“緩沖閥”,也是法治的“播種機”。工作室通過“銀發智慧”化解糾紛的同時,這群退休的老法官也在傳遞解紛智慧。
在“銀耀天平工作室”實習了三個月的小余,要前往阜溪街道未來社區正式上崗成為專職調解員了,談及實習心得,小余說道:“剛來工作室時,我覺得調解不難,把雙方叫到一起協商協商就行了。跟著老法官們干了三個月,我才知道調解要講法講情講理。”
工作室成立以來,老法官們線上線下共開展調解技巧專項培訓10余次,覆蓋基層調解員和志愿者群體350余人次,指導調解102次,促推全縣調解員專業化建設。
下一步,“銀耀天平工作室”將擴容“銀齡智庫”,吸納退休檢察官、律師等加入調解隊伍,讓“銀發力量”在基層治理中持續發光發熱,為平安德清、法治德清建設注入更強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