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委政法委以簡明路徑、貼心舉措、便捷服務推進四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真正把綜治中心建成人民群眾的“解憂中心”。
統籌資源力量
佳木斯市委政法委對10個縣級綜治中心全面“體檢”,針對不同問題開出差異化“藥方”。推動湯原縣信訪接待中心、群眾訴求調處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力量整建制進駐綜治中心,司法行政、信訪等部門設AB崗常駐,住建、民政等部門實施動態響應。同步整合信訪接待、訴訟服務等職能,實行前臺統一受理,后臺分類分級、協同辦理。樺川縣實施功能分區、標識指引,按高頻、低頻、偶發事項分類設置訴求類窗口,成立特色調解室,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確保群眾訴求有人辦、依法辦、馬上辦。郊區建立登記受理、聯合調處、會商研判、應急處置等工作機制,細化評定標準,堅持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跟蹤回訪閉環管理,抓實??過程管理、考核?評價。全市縣(區)、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實現標準化運轉。
創新解紛實踐
事了人和“和事堂”。“和事堂里走一走,氣消怨散手牽手?!边@是去過“和事堂”調解室的群眾常說的一句話。湯原縣綜治中心成立“和事堂”調解室,整合公安民警、檢察官等力量,聯動律師、法官、調解員和相關職能部門調解人員構建“3+X”調解模式,堅持“和”字當頭,要求“事”明白擺、“理”明白講、“法”明白用,設置穩定情緒“暫停鍵”,形成專業權威、群眾滿意的法律智囊團。
扎根基層的“紅梅花”。全省“最美法律明白人”榮譽獲得者秦紅梅,深耕調解工作20余年,牽頭成立“紅梅調解室”入駐樺川縣綜治中心。她以“紅梅調解工作法”帶教13名女調解員,堅持以情動人就地化解簡單糾紛、以理服人多元化解復雜糾紛、以法示人實質化解疑難糾紛,“有矛盾,找‘紅梅’”已經成為當地群眾的口頭禪。
小背包藏著大能量。為延伸服務觸角,東風區司法局建立“背包”志愿服務隊,成立婚姻家庭、土地糾紛等調解組,堅持法律宣傳手冊、典型案例匯編等入行囊,制定下沉路線、計劃,落實分區、聯片責任,堅持“有一說一”“有法說法”,采取“臨時法庭”等靈活方法,確保每季度街道、鄉鎮“行軍”全覆蓋。當地百姓有事就說“背包的會給我們解決!”
強化數據融合
市智慧綜治信息系統匯集12345熱線、110指揮中心、職能部門推送、網格員信息報送等渠道訴求,打造信息功能平臺。
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板塊為例,對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類型模塊錄入數據信息,實施系統自動檢索、分類、比對,從人工分析研判、完善處置方案,到結合事件性質、發展趨勢等生成預警。從確定責任部門、處置流程與內容,到情況反饋后實施聯合會商、提級督辦、橫向協調等化解難題。從一周內全面“回頭看”、一月內全面調度、跟蹤問效,真正實現數據信息“多網合一”、群眾訴求“一網感知”。
同時,系統設置重點事項檢索、重復事項合并等統計分析模塊,與公安、信訪、“云法庭”等模塊數據進行智能比對分析,實現采集、篩選、整合、共享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