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初秋,國門雄立,二連浩特口岸一片繁忙景象。中歐班列轟鳴駛出,智能驗證臺高效運轉,中外旅客往來不絕……作為國家“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關鍵節點,這座中蒙最大綜合性樞紐口岸今年以來屢創佳績:截至9月7日,該口岸出入境人員超200萬人次,同比增長13.1%,較去年提前37天突破這一大關,單日最高驗放量近1.4萬人次。口岸蓬勃發展的活力,是我國堅定不移推進對外開放的生動寫照;而如此大規模人員往來的安全、順暢、高效通關,則得益于二連邊檢站以黨建引領推動管控與服務全面升級的創新實踐。
近年來,該站積極融入地方大黨建格局,配合商務局牽頭成立“口岸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扎實推進紅色邊疆黨建帶、紅色邊關平安帶“兩紅兩帶”建設,成為助推口岸發展的重要力量,正在譜寫著國門管控與服務升級的新篇章。
黨建擎旗國門聚力:
這里有了“聯合指揮部”
面對日益增長的跨境往來需求,二連邊檢站積極配合由商務局牽頭,市委組織部、海關、鐵路等12家成員單位共同組建的“口岸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徹底打破條塊分割的傳統管理模式,構建起“組織共建、事務共商、風險共防、服務共促”的聯動新格局。“過去是‘各管一段’,現在是‘協調攻堅’。”該站相關負責人介紹。
該機制還通過推行“輪值書記”制度,每季度由一家成員單位牽頭開展黨建聯席與業務協調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聯合主題黨日、應急演練、通關研討等活動40余場,高效協同解決查驗、防疫、交通等7大類21項實際問題,讓“紅色邊疆黨建帶”成為凝聚口岸合力的堅強核心。
智匯口岸通關加速:
數字絲路駛上“快車道”
“現在通關效率大幅提升了!”常年往返中蒙的蒙古國貨運司機阿古拉稱贊道,“以前車輛查驗需半個多小時,現在最快十分鐘即可完成。”
2025年9月8日,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協助老年旅客辦理通關手續
在委員會統籌下,成員單位共繪智慧口岸藍圖,推動一系列創新舉措落地:新建多功能智能驗證臺、動態擴容候檢區域、高峰增設移動查驗通道,人員通關效率提升30%以上;與海關創新共建“一站式”聯合查驗室,實現貨運車輛“一次停靠、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此外,該站自主研發的智能監護機器人、口岸精準定位系統相繼投入應用,助力管控效能提升35%,智能防線更加堅固。
心聯企業情系通關:
“中國制造”從這里出口
今年初,一批出口新能源汽車因極寒天氣影響滯留口岸。該站立即啟動應急機制,依托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協調海關等部門開辟“綠色通道”,實施入庫待檢、分批驗放,為企業避免了巨大損失。
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對中歐班列進行車體檢查
聚焦“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需求,二連邊檢站通過委員會平臺精準對接企業訴求,推出多項定制化服務:開設“綠色果蔬通道”“新能源汽車專道”,推行“預報預檢、即到即查”模式,單車查驗時間壓縮至1分鐘;開展“警企座談”“通關體驗日”等活動13場,響應并解決停車管理、夜間通關、跨境運輸等企業關切27項……多項務實舉措顯著優化了口岸營商環境,有力促進了中蒙經貿往來,使二連浩特口岸成為連接中蒙兩國的重要紐帶和經貿合作橋梁。
國門之下,黨旗飄揚。隨著智慧口岸建設不斷深入,跨境誠信通關等創新模式持續推廣,以“紅色邊疆黨建帶”凝聚合力、以“紅色邊關平安帶”筑牢屏障,二連邊檢站正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國際流通保障能力,努力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發揮更大樞紐作用,為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注入堅實的邊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