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天邊漸白,陽光灑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吉爾嘎郎圖草原上。圖雅推開護邊驛站的木門,她的目光越過無垠的草場,落在那條承載著三代人守護與忠誠的35公里邊境線上。

“爺爺常說,守護邊境就是守護家園。”圖雅望著遠方,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的爺爺桑杰曾是解放戰爭中驍勇善戰的騎兵,退伍后毅然選擇留在邊境線上,成為這個“護邊世家”的第一代守護者。
在圖雅的記憶里,母親阿拉坦其其格和叔叔希日總是天不亮就出門巡邊。小時候,她常常站在蒙古包前,目送他們的身影消失在晨霧中。“那時候我就想,長大后也要像他們一樣,守護這片草原。”
2011年,懷揣著這個夢想,圖雅向吉日嘎朗圖邊防派出所遞交了加入護邊員隊伍的申請。吉爾嘎郎圖邊境派出所僅有20余名警力,卻要守護7個嘎查的廣袤區域,護邊員的協助顯得尤為重要。

從此,圖雅開始了自己的守邊生涯。“第一次獨自巡邊時,我才真正體會到父輩們的不易。”冬季是護邊工作最艱巨的季節。草原上不僅嚴寒難耐,還經常發生羊群越境的情況。圖雅和她的同事們要時刻防止抵邊放牧,還要向牧民宣傳提醒,在惡劣天氣時不要冒險放牧。“每一次勸阻,都是為了牧民的生命安全,也是為了邊境的穩定。”
十年來,圖雅的足跡踏遍了這段邊境線的每一個角落。累計巡邊2000余次,參與聯合防控巡查100余次,為邊防派出所提供信息60余條……這些數字背后,是她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守護。

2015年,圖雅擔任巴雅爾圖嘎查黨支部書記后,不得不辭去護邊員職務。但她始終放不下對邊境線的牽掛。“每次聽到邊境線上的消息,我的心都會揪起來。”轉機出現在2023年。錫林郭勒邊境管理支隊創新推廣護邊驛站模式,圖雅得知后第一時間報名參與。“雖然不能親自巡邊,但我可以用其他方式繼續守護邊境。”她說。
如今,圖雅家作為AJ006中心護邊驛站,肩負著十大職能,成為邊境綜合治理的重要一環。據統計,驛站成立以來已救助群眾151人,提供各類便民服務200余次。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的繁榮景象已是護邊驛站的常態,今天如圖雅家的護邊驛站已遍布內蒙古自治區邊境各地。截至目前,全自治區已設立312處護邊驛站,在這里,護邊員與民警如繁星般閃爍邊境,以科技賦能邊境防控,讓群防群治的力量在北疆大地煥發新生,讓祖國的邊境線更加安寧,讓群眾的生活平安祥和。(芒來 白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