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時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的田野迎來豐收的喜悅,十三師法院執行局聚焦涉工資、供暖費、借款等民生領域的小標的案件,開啟了一場“民生權益保衛戰”。
速執“血汗錢”彰顯司法效率
“真沒想到,拖了好久的工資,法院一天時間就幫我要回來了!”曾在當地藥店務工的曹某拿到6594.23元執行款時難掩激動。
此前,曹某離職后被藥店無故克扣工資,多次協商無果后,他向十三師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希望通過法律途徑拿回自己的“血汗錢”。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局當即啟動“涉民生案件優先辦理”機制。
干警們第一時間與藥店負責人取得聯系,不僅詳細闡明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可能面臨的信用懲戒、強制執行等法律后果,更從“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民生視角耐心釋法說理。
在法律的震懾與情理的感召下,藥店負責人迅速轉變態度,當天便將拖欠的工資全額繳至法院賬戶。

當曹某從干警手中接過執行款時,連連感慨:“法院辦事又快又靠譜,這錢攥在手里特別踏實!”
上門化解“取暖憂”傳遞司法溫情
隨著北疆氣溫持續走低,供暖季臨近,一筆19172.03元的取暖費執行案,成為執行干警心中的“急事”。

某小區業主李某長期拖欠供暖費,供暖公司多次催繳未果后訴至法院,案件進入執行階段。
為避免“一紙凍結”的簡單化處理,干警們堅持“柔性執行”與“法理疏導”相結合,主動上門走訪李某。面對李某“忙碌遺忘”的托詞,干警們沒有生硬施壓,而是結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城市供熱供水供氣管理辦法》,細致講解供暖費繳納的公益性與強制性,同時闡明拒不履行判決對個人征信的長遠影響。

“冬天供暖關系到一家人的冷暖,咱不能因小失大。”一番真誠溝通后,李某當場通過手機轉賬結清了全部費用。
這場“提前介入”的執行,不僅為供暖季掃清了阻礙,更讓群眾感受到司法執行并非“冷冰冰”,而是充滿人文關懷的“暖心服務”。
“雷霆”扣車破“失聯”展現司法力度
小標的承載大民生,即便是標的額46700元的借款糾紛,執行局也始終保持“零拖延”的執行節奏。

案件中,被執行人張某為逃避還款義務,不僅拒接法院電話,更刻意隱匿行蹤,讓執行工作一度陷入“找人難”的困境。
“群眾的勝訴權益不能因被執行人‘躲貓貓’而落空!”執行干警迅速調整策略,通過大數據排查張某的車輛登記、出行軌跡等信息,最終鎖定其名下轎車的停放地點。

為確保順利執行,干警們制定了周密的突襲執行方案,在清晨張某準備用車的時段,果斷采取強制扣車措施。看到車輛被依法扣押,張某意識到“逃避無用”,主動聯系法院并結清部分欠款,剩余款項保證于9月10日前結清。
從發現線索到案件執結,申請人拿到欠款時感慨:“原以為錢要不回來了,沒想到法院這么有辦法,真是幫了我急需用錢的大忙!”
小案不小辦司法為民“不止步”
為期一周的“秋收利劍”專項行動初戰告捷,十三師法院執行局依法搜查15處住所,查封3套房產、1輛車輛,扣押現金及黃金首飾等財物,促使13名被執行人當場履行還款義務。另有4起案件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共執結案件28件,執行到位金額89萬余元,依法拘留拒不履行還款義務被執行人2人。

從幾千元的工資、取暖費,到數萬元的借款,每一筆執行款背后,都是群眾最直接的民生訴求。下一步,十三師法院執行局將持續聚焦民生領域“急難愁盼”,以更高效、更暖心、更有力的執行行動,為轄區群眾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讓司法公信力在一次次“為民解憂”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