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在小區里的現制現售飲用水機前猶豫過?心里嘀咕:這水到底干不干凈?濾芯換沒換?有沒有檢測報告?水質檢測結果又如何?

群眾的關切,就是檢察機關履職的重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檢察機關不斷提升“食藥安全‘益’路行”公益訴訟監督效能,因地制宜開展“現制現售飲用水安全公益訴訟專項監督”。

今年4月至8月,第九師檢察分院、額敏墾區檢察院、葉爾蓋提墾區檢察院,“兵分三路”深入轄區朝陽新區及7個團場的48個居民小區,對56臺現制現售飲用水機的運行情況進行現場調查。通過走訪詢問相關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及現制現售飲用水經營者,全面掌握放置在各小區的現制現售飲用水機現狀。

調查發現,多數現制現售飲用水機雖定期更換濾芯,并進行水質檢測。但飲水機的經營證照、濾芯更換記錄、水質檢測報告......,這些關乎消費者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卻只能通過經營者自己的APP后臺才能看到。這些未公示的信息,不僅埋下了用水衛生隱患,更直接影響了居民的知情權。
喝進嘴里的水,不能成一筆“糊涂賬”。為此,第九師檢察機關迅速組織召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聽證會,邀請2家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7個屬地團場到場,開門見山擺問題、講法律、明責任。由律師、人民監督員和居民代表擔任聽證員,共同為飲水安全“把脈開方”。

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系統介紹了案件來源、調查過程及發現的問題,逐一出示相關證據,并對法律規定及行政機關的法定監管職責進行清晰闡釋。各行政機關代表積極回應,誠懇接受監督,明確表態將全面依法履職:立即聯合相關部門制定本轄區的現制現售飲用水管理制度。后續將通過日常巡查,嚴格落實信息公示,定期組織水質抽檢,并暢通公眾監督渠道,真正把現制現售飲用水設備管好、用好,確保群眾接到的每一杯水都安全、放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第九師檢察機關積極回應群眾對飲水安全的熱切關切,以法治力量推動現制現售水行業規范管理,切實保障民生底線。通過與行政機關凝聚共識、協同整改,展現了檢察機關依法履職、主動作為的決心與擔當。
未來,第九師檢察機關將持續跟蹤整改進展,推動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確保每一項承諾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努力讓群眾的“水杯子”更透明、更安全、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