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突發的甘肅省積石山6.2級地震,給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帶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西寧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迅速馳援災區,在受災現場立即啟動“無人機+救援”機制。無人機搭載紅外熱成像模塊實施網格化掃描,高空強光照明穿透夜幕,形成“空中哨兵+地面警力”立體聯動,僅用15分鐘便精準鎖定目標,為救援行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該案例是西寧特巡警通過新質戰斗力提升警務效能的生動體現。通過深度應用“無人機+”技術矩陣,構建“感知——決策——處置”智能化治理閉環,推動警務模式由傳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集約型轉型。
截至目前,西寧特巡警“無人機+”警務累計參與各類勤務130余次,飛行總時長超過5400小時,航程突破1000公里,建立起覆蓋主城區476平方公里的“低空巡邏走廊”,成為智慧城市建設在公共安全領域的鮮活實踐。
人才培養+機制創新 打造多功能警務平臺
聚焦“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西寧特巡警成立無人機專業工作室,培養8名專業飛手,建立日常值守、常態巡防、協同作戰、動態研發和科學評估等5項機制,探索24類場景應用,推動無人機從“專屬裝備”向“通用平臺”轉變。
在傳統警務模式中,受地面視角和人力部署限制,復雜場景中的信息獲取和快速響應常面臨挑戰。無人機的應用,有效彌補了這一短板。搭載4K超清攝像頭、熱成像儀、激光測距等先進載荷的警用無人機可快速抵達目標區域,實時回傳高清影像,實現高空俯瞰與動態追蹤,為指揮決策提供“高空視角”。
2024年除夕前一日,西寧特巡警協同相關業務單位對城區西山、南山、北山區域開展巡檢,查處違規用火行為2起。巡檢中,無人機4K超清攝像頭可遠距離穿透,將實時畫面同步傳回指揮大廳。經詳細比對,指揮人員判斷出違規用火的具體地點,迅速下達處置指令。在無人機“天眼”支撐下,民警快速抵達現場,穩妥處置警情。西寧特巡警安檢排爆大隊負責人嚴杰說:“警力未至,無人機可先達;人眼未見,天眼可觀全景。無人機已成為警情處置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高空視角強化信息 支持精準賦能指揮決策
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中,無人機憑借高空俯瞰優勢,開展多維支撐、全程掌控,實現前端現場處置與后臺協同支撐無縫銜接。
在大型活動安保任務中,無人機可對主要活動場館進行三維測繪,生成實景模型,對場所周邊路線、外圍制高點等部位進行精準測繪、重點標注,實現掛圖作戰,協助警力精準投放和現場處置。
“從輔助工具到核心戰力,‘無人機+’警務模式正推動警務模式實現從平面到立體、從被動到主動、從經驗驅動到數據驅動的革命性跨越。”西寧特巡警情作戰訓練大隊大隊長韓偉表示。
目前,西寧特巡警“無人機+”警務已實現西寧市主城區全覆蓋,探索出商圈、學校、城市廣場等11類24個應用場景和技戰法,成為指揮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立體巡防覆蓋多類場景 實戰應用提升警務效能
西寧特巡警“無人機+”重點應用在治安防控、偵查打擊等多個領域,依托常態化無人機巡航路線,構建起“空中+地面”立體化巡防體系,實現對重點區域、高峰時段的動態監測。今年春節期間,西寧特巡警利用無人機開展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巡查。搭載高音喇叭、爆閃警燈和熱成像設備的無人機,快速鎖定違規燃放行為,并通過空中喊話及時制止。
今年8月以來,根據西寧市公安局黨委的安排部署,西寧特巡警在火車站廣場開展違法行為集中整治,通過無人機巡邏喊話,制止各類違法行為和不文明現象,聚焦護航西寧旅游經濟,全力營造安全、和諧、有序的旅游環境。
截至目前,西寧特巡警“無人機+”警務已參與校園安保、禁燃禁放巡查、反詐宣傳等任務30余次,顯著提升了執法效率和震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