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西藏的“北大門”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是中國海拔最高、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在極其缺氧的藏北高原
司法故事在風中激蕩
這是那曲法院人滾燙的心聲
在一個個瞬間
深深回響
在那曲,有一支草原牧場上的司法“輕騎兵”——車載科技流動法庭,用其獨特的車轍書寫法治建設新篇章。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那曲市,北跨唐古拉山脈,南倚念青唐古拉山脈,平均海拔4500米,國土面積43萬平方公里,占西藏面積的三分之一……
那曲法院堅持強基導向,不斷優化車載科技流動法庭工作方法。從服務范圍看,實現從城市到鄉村、從集中居住區到夏冬牧場的全覆蓋。從服務形式看,采用巡回立案、調解、審判、執行、法宣“五位一體”,提供主動上門服務和遠程在線服務。從服務成效看,“車載流動法庭”到“車載科技流動法庭”,司法便民更加智能精準,群眾對司法獲得感、滿意度持續攀升。
2024年以來,那曲法院車載科技流動法庭巡回行駛里程約80余萬公里,排查案件1800余件,現場化解糾紛480余件,當場立案300余件,現場開庭80余場次,現場執行500余次,送法上門1400余次,發放便民聯系卡5500余張,受教群眾達20余萬人次。
“看著北斗星走不迷路,跟著共產黨走會幸福。”
2025年6月27日,在喜迎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全體村民的重要回信,字里行間飽含著人民領袖愛人民的深厚情懷。
為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那曲法院迅速行動——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雙湖縣人民法院車載科技流動法庭日行千里;雙湖縣人民法院措折羅瑪法庭攜手生態管護站與各行政村構建“庭·站聯合”生態預警網格,及時發布司法保護令、環保倡議書,開展巡護工作。
安多縣人民法院主動作為,翻越唐古拉山,通過“加強聯絡暢渠道”工作法,深入森布日生態搬遷安置點,與轄區群眾席地而坐,親切交流。安多縣人民法院雁石坪法庭干警主動加入格拉丹東“長江第一滴水”志愿巡護隊,還聘請當地黨員志愿巡護隊員擔任生態法治巡護聯絡員。
今年64歲的老黨員土旦親眼見證了黨和政府對生態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現在我們每家每年都能領到草補資金”,安多法院干警握著阿尼(藏語譯為爺爺)土旦的雙手說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法院在積極探索”。
土旦回應:“你們用司法力量守護咱們的生態,這可謂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好辦法呀,還把司法服務延伸至搬遷安置點,實現‘離鄉不離法’。”
“牧民逐水草而居,司法服務就跟著牧民走。”
從“帳篷”到“安居”、從“跋涉”到“車轍”、從“馬背”到“云端”——住房的日新月異、交通的飛速發展,與流動司法成果交相輝映,用法治之筆勾勒出農牧民日益富足的幸福圖景。索縣人民法院、申扎縣人民法院以“索秀卓姆在行動”和“馬上就辦”的服務理念為引領,依托“法官定點掛包”機制,通過“靶向發力辦實事”工作法,流動法庭已成為連接牧民與司法的“直通熱線”。
車輪年復一年踏遍草原的寒暑,牧民逐水草而居,司法服務就跟著牧民走。
當冬日的第一縷陽光照亮嶄新的安居房,推開窗,牧民杰布幸福的笑臉映照在藍天白云之下,望向遠處的流動法庭車轍印,嘴角不禁上揚。“這跟著牧民走的司法服務,真是‘亞布噠’(藏語譯為非常棒)!”
這支扎根牧區、行動迅捷的司法“輕騎兵”,現場調解矛盾糾紛,高效傳遞司法溫暖,服務直達所需。
“家門口的法庭就在身邊!”
蟲草生長在海拔4500米至5200米的高山草甸中,作為西藏冬蟲夏草的核心產區,素有“世界蟲草看中國、中國蟲草看那曲”的美譽,比如縣作為冬蟲夏草首選產地,每年五六月是蟲草采挖期。
比如縣人民法院流動法庭穿梭在層巒疊嶂、溝壑縱橫的偏遠山區,干警秉持“流動法庭圍著民意轉,干警圍著群眾轉”的理念,切實發揮司法“輕騎兵”先鋒作用,針對蟲草采集區人流量大、情況復雜、矛盾隱患突出等問題,通過“全面排查摸底數”工作法,將司法服務延伸至執勤點、群眾生活區、采集點、臨時交易場所,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那曲市那曲冬蟲夏草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引導群眾規避蟲草買賣交易風險,同時還幫助留守弱小群體,解群眾燃眉之急,“家門口的法庭,咱抬頭就能看見,伸手就能夠著”,“鄰家法庭”真正成了法治鄰里。
“這才是高原司法最美的樣子!”
那曲法院以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為契機,把“兩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不斷探索創新,取得階段性成果。“庭所共建”實踐“古露經驗”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第六批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
“阿如亞(藏語意為很感慨的語氣)!今天流動法庭開到了夏季牧場,法官隨即搭建起莊嚴的科技法庭,我還在模擬法庭上當了回‘法官’,敲法槌那下,差點沒拿穩,我以為這就像敲木頭,今天那一下,才發現那分量沉的喲,手心‘唰’的冒汗,這哪是敲木頭啊?它可是敲在人心坎兒上了。”班戈縣青龍鄉鄉級人大代表扎西說道。
色尼區人民法院古露法庭聚焦本土特色,本著讓科技多跑一里路,讓司法服務觸手可及,通過“嚴格考評保實效”工作法,實現司法服務如酥油茶般溫潤,法治保障似糌粑香般恒久。
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享受著夏日納木錯清爽的風,湖水呈現出讓人心醉的寶石藍,遠眺念青唐古拉山脈的倒影,絕美秘境。班戈縣人民法院青龍東嘎法庭在納木錯沿線設立“圣象天門旅游法庭”,游客掃碼就能預約“法宣+調解”的“云端服務”,被稱贊“司法服務可比氧氣瓶還及時。”
四時更替,初心如磐。
立足“世界屋脊”之巔,黨旗漫卷過高原寒風,一支裝備精良、功能完備的車載科技流動法庭隊伍,恰似高原鐵騎,正將“那曲實踐”的經緯在廣袤草原深處細細織就。在黨的絕對領導下,他們汲取智慧力量,以智能之芯將靈活便捷的司法服務跨越千山萬水,精準送抵牧區帳篷,送到牧民心坎里。
在海拔最高處
那曲法院干警
站成筆直的脊梁
把凍土上的腳印
串成真抓實干的詩行
把牧民的冷暖
焐成掌心的溫度
像格桑花戀著草原
把每聲訴求都輕輕接住
行穩致遠,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