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黔山貴水鑄英魂 第八屆貴州省見義勇為英雄模范表彰大會側記
    時間:2025-09-08 16:09來源:天眼新聞責任編輯: 陳言

    秋陽朗照,黔中大地正氣浩然。9月6日上午,第八屆貴州省見義勇為英雄模范表彰大會在貴陽隆重舉行。這是一次對平民英雄的崇高禮贊,這是一曲響徹黔中大地的正氣歌。

    上午9時50分,在雷鳴般的掌聲中,英雄模范代表們身著潔白襯衫,胸前佩戴著鮮艷的紅綢帶,步履堅定地步入會場。他們中有臉龐黝黑、雙手粗糙的農民,有身姿挺拔、目光如炬的軍人,有面帶稚氣卻眼神堅毅的青年。這一刻,他們是從貴州千山萬壑中走出的英雄,是用凡人身軀書寫不凡傳奇的平民楷模。

    這一刻,掌聲為英雄響起

    會場內,莊重肅穆。主席臺大屏幕上,一段紀實短片正在循環播放:“洪水中,他跳入漩渦,挽救生命;火海里,他三進三出,毫不退縮……”畫面中,洶涌的洪水、肆虐的烈火、危險的山體滑坡與英雄們無畏的身影交織成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卷。

    短片鏡頭特寫:黃磊在激流中奮力托起落水兒童的身影;袁慶龍在濃煙中拖著煤氣罐艱難前行的畫面;陳大會叔侄在暴雨中挨家叩門的背影……每一個畫面都讓在場人士動容。

    10時整,表彰大會正式開始。“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時代精神的具體體現。”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大以來,在全省干部群眾共同努力下,貴州依法確認見義勇為行為527例,見義勇為人員864人,其中因見義勇為犧牲人員21人,致傷致殘23人。

    當宣讀表彰決定時,每一個名字念出,臺下都爆發出如雷的掌聲。受表彰人員分批次上臺領獎,從省領導手中接過榮譽證書時,不少人眼眶濕潤。這淚水,是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也是對生命價值的感悟。掌聲經久不息,這是對英雄最崇高的致敬,也是人性中最真誠的共鳴。

    義舉,用生命書寫的人間大愛

    聚光燈下,黃朝全緩步走向發言席。這位來自畢節市大方縣星宿鄉松樹村的農民,雙手微微顫抖,他是來替兒子黃磊領獎的。

    “作為一名父親,我內心五味雜陳。”他聲音低沉卻有力。“首先感謝黨委政府對我兒子的惦念,也驕傲有這樣一個陽光開朗、樂于助人的孩子。遺憾的是,他走得太早了……”

    2022年8月9日那個下午,26歲的黃磊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三岔河邊。黃朝全回憶說,當時黃磊正和朋友在河邊燒烤,聽到快救人啊,有人落水了的呼救聲,他第一個沖向河邊。“水很急,小孩求救的手一次次被急流漩進漩出,黃磊幾番努力才把一個小女孩拉出漩渦。”父親的聲音有些哽咽,“他跟好友說了句‘哥,這水有點急’,卻又轉身去救小男孩……”

    臺下寂靜無聲,只能聽到偶爾的抽泣聲。這位堅強的父親繼續說:“黃磊16歲就參加撲滅山火,抗疫抗洪時也都積極捐款。他不是突然成為英雄的,他一直都是這樣的人。”最后,他對著臺下深情地說:“希望被救的孩子珍惜用生命換來的機會,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退役軍人袁慶龍的講述同樣震撼人心。2022年8月20日上午,他和隊友路過習水縣土城鎮高坪村時,突然發現路邊樓房起火,聽到老人哭喊“屋頭還有個娃娃嘞!”“我們迅速沖進彌漫著刺鼻濃煙的院壩,”袁慶龍回憶說,“在濃煙中摸索著爬上二樓,抱起孩子轉移到安全處。”

    但危險接踵而至。“靠近火場的小轎車已被濃煙包圍,有爆炸危險;三樓還有個煤氣罐在著火點上方……”袁慶龍三次沖進火海,手掌被劃破鮮血直流,卻仍堅持把煤氣罐拖到安全地帶。“當我拖著煤氣罐出現時,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在為我鼓掌。”

    這位共產黨員堅定地說,“群眾有難,必須站出來!有危險,必須排除掉!”

    精神,在黔山貴水間永續傳承

    “當時不害怕,現在不后悔。”1993年出生的張文軍語氣堅定。2023年8月17日,黔南州貴定縣西門河邊,女童張某落水,同行的易某施救時一同陷險。

    彼時正在附近搬運課本的張文軍,聽聞呼救后立刻奔赴河邊,從3米高河堤縱身躍入水中。他先托住女童頭部護送至岸,又轉身躍河,接過游泳圈遞給易某,拉著游泳圈將其救上岸。待120將兩人送醫,張文軍才整理好濕衣悄然離開。

    在黔南州長順縣廣順鎮,67歲的陳大會和侄兒陳土生的故事同樣感人至深。2022年6月19日凌晨3時,暴雨如注,陳大會被雷聲驚醒后聽到廂房傳來異響。“發現大量泥水倒灌,房基被沖刷。”老人回憶說,“我立即叫醒侄兒,我倆意識到可能要發生山體滑坡。”

    時間緊迫,叔侄二人一邊打電話報災,一邊沖進暴雨中挨家挨戶敲門。“雨水打得眼睛都睜不開,”陳土生補充道,“但我們知道,晚一分鐘就可能出人命。”最終,全組248名村民全部安全轉移。不到5分鐘,泥石流就將5棟房屋徹底掩埋。“只是做了該做的事。”兩位樸實的農民如是說。

    還有一些人,永遠無法親自接過這枚沉甸甸的獎章。羅世凱為救落水少年,耗盡最后一絲力氣;鄭尚瑞、萬宇、彭發財……他們用生命完成最后一次救援。羅世凱的父親代子領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危急關頭縱身一躍,用生命譜寫小城大愛,我為他驕傲!”

    大會接近尾聲時,志愿者們獻上深情的詩歌朗誦:“看啊!那撲向為難的背影,是中華脊梁在塵世間的顯形,在生與死交割的斷崖上,你們以凡軀,站成了不朽的山河圖樣,頭頂……”朗誦聲在會場回蕩,許多人眼含熱淚起身鼓掌。

    這掌聲,是對英雄的致敬,更是對正氣的呼喚。

    見義勇為的精神,早已融入貴州的青山綠水間。這些平民英雄用熱血和生命詮釋了人性的光輝,他們的事跡如黔貴大地上的山花,綻放在每一個角落,芬芳著這片土地。他們的故事必將激勵更多人在他人危難時伸出援手,讓這片土地更加溫暖、更有力量,為奮力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貴州新風采匯聚強大正能量。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