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峨眉之巔,云海之上,常年堅守的民輔警是峨眉山的平安守山人
晨光微露,“紅日護衛(wèi)隊”的民輔警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清晨,伍明海踏入濃霧開始了一天的巡邏
當城市燈火漸隱于云海之下,從山腳到海拔3079米的峨眉之巔,一個個“孤峰警務室”的燈光就會為夜爬峨眉山的游客亮起,“夜巡執(zhí)勤隊”也立即出動。
“紅日護衛(wèi)隊”在金頂巡邏維護秩序
“夜巡執(zhí)勤隊”在通往金頂?shù)淖詈笠欢紊铰飞涎策?/span>
歐洋詢問一名“夜爬峨眉”的游客是否需要幫助
9月4日晚10時,樂山市公安局峨眉山風景名勝區(qū)分局金頂派出所教導員歐洋與輔警徐仕平,在山腳踏上通往山頂?shù)那嗍降溃_啟兩人的夜巡執(zhí)勤工作?!熬斓氖蛛姽?,就是游客的‘安心燈’?!睔W洋對記者說。
夜爬很危險,夜巡很重要。前不久一次巡邏中,民警發(fā)現(xiàn)一名因體力透支和寒冷侵襲而蜷縮在路邊的年輕游客,迅速將其安全送醫(yī)。今年“五一”期間,游客劉先生突發(fā)嚴重高原反應,民警伍珂賢與輔警徐仕平接警后,立即攜帶氧氣瓶和急救包趕到現(xiàn)場。由于處置及時得當,劉先生成功脫險。三年來,這樣的生命救援已累計進行上百起。每一次奔跑、每一次攙扶、每一口熱飲,都是對“人民公安為人民”的生動詮釋。
一名被猴子咬傷的游客向歐洋和徐仕平求助
夜晚的金頂,派出所值班室的燈光一直亮著
金頂派出所副所長王小軍檢查一家小吃店是否在使用易燃液體
民輔警沿著陡峭的步道巡邏,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助的游客
伍明海檢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nèi)的消防設施
目前,樂山市公安局峨眉山風景名勝區(qū)分局在全山設立了20個警務室,分布在徒步路線的關鍵節(jié)點上,形成“一站接一站”的接力式守護體系,確保游客報警后,警力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到達現(xiàn)場。如位于天池峰下、海拔1120米的洪椿坪警務室,這里地處峨眉山山腰,是登山愛好者的必經(jīng)之地;海拔1460米處的觀心坡上有一座建于明嘉靖年間的寺廟——息心所,此地地勢險要、云遮霧掩,設于此處的息心所警務室成為守護游客安全的重要屏障。這些警務室大多位于不通公路的山峰上,因此被稱為“孤峰警務室”。
伍明海在顯眼位置張貼反詐宣傳單
巡邏民輔警為“夜爬峨眉”的6歲小女孩點贊
一周的值班結束,伍明海(右)和同事交接工作
駐守這些警務室的民輔警7天一輪換,每次進山都要攜帶生活物資,徒步翻山越嶺。伍明海是駐守洗象池警務室的輔警,位于白云深處的洗象池常年籠罩在雨霧之中。清晨,山間寒氣逼人,伍明海緊了緊腰間的警務裝備,然后踏入濃霧之中,這是十余年來,他重復過無數(shù)次的巡邏開場。而從山下前往九老洞警務室,輔警戚大軍要攀爬垂直高差達300米的險坡“九十九道拐”,耗時四五個小時才能抵達。
駐守在“孤峰警務室”的民輔警吃住都在古剎里
民輔警在峭壁與云霧之間,為游客織就一張牢固的安全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