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你們盡心盡力幫助,我們不知道多久才能拿到工錢。”9月8日上午,28起涉農民工工資案的農民工代表付廣成和馮合國,將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送到海南省定安縣人民法院法官郭送梅的手中,對該院傾力化解民生難題表示感謝。
9月8日,農民工代表將錦旗送到定安法院承辦法官的手中。記者楊曉暉 攝
28名農民工被拖欠工資
據了解,2024年10月,海南某建筑公司(下稱“總包方”)在定安承接了一項工程項目,隨后將工程勞務的部分,分包給了海南甲某勞務公司(下稱“甲某公司”)。甲某公司又將其中的鋼筋勞務,分包給了海南某強勞務公司(下稱“某強勞務公司”),最終由某強勞務公司雇傭的28名農民工負責鋼筋綁扎、焊接等施工工作。
“我們天天起早貪黑干活,就盼著完工能拿到工資給家里?!瘪T合國回憶說,工程結束后,某強勞務公司與28人逐一結算,確認共拖欠工資53萬余元,但此后卻以“總包方未撥款”為由遲遲不付款。多次催要無果后,8月12日,28名農民工陸續將某強勞務公司和總包方一并告到定安法院。
然而,此時某強勞務公司正因與甲某公司、總包方的勞務分包合同糾紛,已另案起訴,并申請了財產保全——總包方的銀行賬戶和一輛轎車被依法凍結。
這一情況讓欠薪問題陷入“僵局”:一方面,總包方須先解除保全,才能支付部分工資;另一方面,某強勞務公司擔心解凍后自身權益無法保障,堅決不同意解除凍結措施。
法院速裁團隊分頭調解
案件分到定安法院立案庭速裁團隊后,承辦法官郭送梅第一時間梳理案情,發現28名農民工來自全國各地,為了討要工資暫時留在定安,住宿、吃飯都要花錢。其中,有的農民工家中還有老人和上學的孩子,急需錢。
8月25日,郭送梅緊急通知總包方、某強勞務公司負責人以及農民工代表到法院協商,一場持續5天的調解就此展開。
“這些錢對企業來說可能是周轉資金的一部分,但對農民工來說,是孩子的上學費用、老人的醫藥費,是一家人的生活依靠?!闭{解室里,速裁團隊干警拿出工資結算單、施工記錄等證據,耐心釋法說理,“拖欠農民工工資不僅會影響企業信譽評級,還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對后續招投標也會有影響?!?/p>
一邊是農民工焦急的眼神,一邊是企業間的利益分歧。面對兩難,速裁團隊分頭溝通,針對總包方提出的“賬戶凍結無法付款”問題,聯系執行部門協商解決方案;對于某強勞務公司,則從“企業長遠發展”角度分析,告知其拒不配合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經過5個小時的溝通,雙方終于松口:總包方同意支付37萬元,剩余16萬余元由某強勞務公司承擔。28名農民工也對這一方案表示認可。
本以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不料,總包方收到項目部反饋,認為勞務工資數額有誤,反悔支付該工資款。
面對種種難題,速裁團隊堅持不懈,釋法說理。8月29日,速裁團隊再次組織各方當事人現場調解,并成功達成了調解協議:由總包方支付37萬元,由某強勞務公司分期支付剩余16萬余元。但是總包方賬戶被另案凍結,無法直接劃款到賬。
“要是走執行程序,不僅時間長,還得交執行費,咱們能不能想想辦法,讓錢盡快到農民工手里?”郭送梅再次聯系總包方,說明農民工的困境。與此同時,速裁團隊有序協調審判、執行各個部分,滿足總包提出的付款條件。
最終,總包方同意付清28個農民工的工資,該案從調解成功到總包方自動履行完畢僅用5天時間。后續,某強勞務公司第一期應支付的款項亦如期支付到農民工手中。至此,28名農民工的工資問題終于得到圓滿解決。
農民工拿到了工資
9月2日,農民工黃某某拿著剛到手的工資,激動地說:“本來以為要拖很久,沒想到5天就拿到錢了,這下,家里的老人有錢治病買藥吃了!”來自重慶的農民工陳某某則當場給家里打了電話,對著手機那頭的妻子說:“工資拿到了,咱娃的上學費用有著落了?!?/p>
“你們沒有因為我們是農民工,就輕視我們的訴求。沒有因為調解過程煩瑣,就敷衍了事。你們的耐心,讓我們這些不懂法的人感受到了尊重。你們的負責,讓我們重新相信,公平正義不會缺席……”在感謝信里,農民工們道出了心中無盡的感激之情。
據了解,這28起涉農民工工資案的快速化解,是定安法院落實“保障民生、提升社會治理效能”要求的具體實踐。近年來,定安法院針對農民工欠薪案件,建立了“快立、快審、快調、快執”綠色通道,通過提前介入、多方協調、簡化流程等方式,最大限度縮短辦案時間,讓農民工“維權不跑腿、拿錢不等待”。(楊曉暉 舒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