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化入駐綜治中心后,基層法院是如何發揮綜治中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重要工作平臺作用的?
基層法院在推動實現矛盾糾紛化解資源聚合、力量融合,讓人民群眾“最多跑一地”等方面的具體做法有哪些?成效又如何呢?
基層院長談綜治,讓我們跟隨基層法院院長的視角,聽聽他們的聲音?。
本期院長
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金光錫
2024年,延吉法院積極落實省法院關于基層人民法院訴調對接中心實體入駐當地綜治中心工作要求,面對場地受限、辦公條件無法滿足工作需要等實際困難,積極向延吉市委匯報爭取支持。在延吉市委的有力統籌協調下,市政府將原市檢察院5000余平方米辦公樓劃撥給我院無償使用,并投入資金按需修繕。同年9月,訴調對接中心正式整體入駐綜治中心。
提升“廣度”,打造全周期解紛體系。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立足轄區朝鮮族聚居、多民族共居的地域特點,組建“雙語調解團隊”“老法官工作室”和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邀請延吉市民商事調解中心、至誠公證處人民調解委員會、延邊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集中辦公。今年以來先行調解案件2698件,先行調解成功率27.91%。
強化“精度”,筑牢前端治理防線。嚴格落實依法立案與深化多元解紛,緊盯綜治中心和立案窗口兩個分流節點,建立“正反向雙軌流轉”機制。加強立案窗口二次釋明,對未經非訴途徑處理的糾紛進一步評估分流。入駐以來,綜治中心案件分流率達40%。
聚焦“速度”,注入提質增效動能。綜治中心接待大廳后置司法確認窗口,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后可當場進行司法確認,材料審查后三日內可領取裁定書。截至目前,司法確認案件自動履行率達100%。
挖掘“深度”,夯實基層善治根基。強化司法大數據運用,及時分析、發現基層治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司法建議、調研報告等,向相關行業部門提出意見建議。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與普法宣傳緊密結合,匯總、發布優秀典型案例。
優化“滿意度”,彰顯司法為民初心。立足指導調解工作職責,通過舉辦業務培訓班、現場指導、庭審觀摩、編印常見糾紛典型案例手冊等形式,切實增強調解員、網格員和參與調解部門的綜合調解能力。用好人民法院案例庫、兩狀示范文本等,以精準服務水平為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