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以法治力量托舉善行義舉——聚焦第十五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事跡
    時間:2025-08-04 17:13來源:光明日報責任編輯: 安羽

    他們是工程師、保安、電工、軍人、漁民……是市井巷陌中再平凡不過的身影。然而,當危難猝然降臨,生死懸于一線,他們卻做出了相同的抉擇,以血肉之軀鑄就了共同的身份——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

    在第十五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表彰大會上,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

    圖片

    身為福建中鋁瑞閩公司工程師的蔡文,很清楚下到有毒害氣體的井里意味著什么。然而,面對兩名不慎墜井、命懸一線的工人,他毫不猶豫,兩次深入4米深的“死亡陷阱”。救起一人后,他已體力透支,毒氣侵蝕,身體虛脫。但井下還有一條生命在等待!他咬緊牙關,再次潛入。第二名工人體形魁梧,施救異常艱難。直到消防員趕到,合力將其救出,筋疲力盡的蔡文,卻因吸入過量毒氣,墜入污濁的井底……他用生命詮釋了“絕不放棄”。

    漁民趙孝凡同樣深知江上突遇強對流天氣的兇險。風雨稍歇,他趕往江邊查看漁棚,驚聞陣陣撕心裂肺的“救命”哭喊。只見貴州六盤水牂牁江中,一艘游船倒扣,船體上擠滿了驚恐的身影。趙孝凡在濕滑的泥路上一路飛奔,趕到江邊迅速發動快艇,劈波斬浪沖向險境。趕到現場時他發現,站在船上呼救的都是十二三歲的孩子。最終,9個孩子被他安全護送上岸。驚濤駭浪中,他是一葉承載生命的方舟。

    江蘇蘇州一所學校的校車引導員胡友平,一位普通的女性。當持刀歹徒兇相畢露,威脅著20多名兒童的生命安全時,她以驚人的勇氣,從背后死死抱住歹徒,用自己柔弱的身軀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硬生生阻止了罪惡的利刃,保護了身后的花朵。她的無畏,是至暗時刻最耀眼的光。

    …………

    你我皆凡人,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然而,生死關頭的抉擇,有人甚至做過不止一次。

    中國移動南陽西峽分公司員工陳鋒,自2002年起,8次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救助多人,挽回國有資產逾千萬元。最慘烈的一次,為抓捕盜竊通信設備的歹徒,他胳膊韌帶被砍斷,傷口縫合25針。傷痕,是他守護正義的見證。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為弘揚正氣,讓善行無懼,我國刑法從“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兩個方面,為見義勇為者架起保護罩。民法典專設“好人條款”,就“好意施惠”“緊急救助”作出明確規定。2025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更將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法納入預備審議項目。

    這一切,只為讓奉獻者無后顧之憂,讓正義之花在神州大地處處綻放。

    可能大多數普通人都如高艷翔一般,曾以為見義勇為離自己很遠。然而,當歹徒手持雙刀瘋狂地朝一名倒地的人進行揮砍,并對周圍的路人進行恐嚇時,他卻當機立斷抄起街邊的拖把、塑料椅與歹徒智勇搏斗。

    “害怕嗎?”“那樣的場景下是害怕的。”事后采訪中,這位餐飲店店主、兼職滴滴司機說,在自己碰到困難的時候,周圍的人們總會提供幫助,是這些年互幫互助的精神感染了他,使他有了勇氣。

    對高艷翔而言,見義勇為從來不是孤立的瞬間,而是一種深植于社會肌理的集體品格:對正義的堅守,對弱者的庇護,始終未變。

    圖片

    (高艷翔獲第十五屆“全國見義勇為模范”稱號)

    科技公司創業者范江濤,為圓兒時登頂珠峰的夢想,準備了十多年。當他攀至海拔8400米——那個素有“八千米無道德”說法的生命禁區——卻發現一名瀕死的中國同胞癱倒路旁。救援意味著巨大風險,并且會葬送自己的登頂夢。但最終,他和三名隊友毅然伸出援手,歷經四個多小時的艱難接力,將同胞從死神手中奪回。

    “登山這項極限運動教會我們的,從來不是征服高山的狂妄。”范江濤說,“而是在仰望星空時不忘腳下的溫度,在追逐夢想時守住心中的良知。”

    兩年后,當他再次向珠峰發起沖擊時,他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的感悟:“勇氣是人類的贊歌,很幸運,我兩次擁有。”

    據統計,黨的二十大以來,全國依法依規確認見義勇為行為超過3萬例、見義勇為人員近4萬人,其中因見義勇為犧牲人員近500人、致傷致殘人員近700人。

    各地推進見義勇為地方立法,切實保障見義勇為人員合法權益,通過為見義勇為英模提供保障住房、特困救助、商業保險等,讓關愛措施實實在在惠及更多需要幫助的見義勇為英模和家庭。

    我們可以看到,見義勇為的精神內核,正經歷著深刻的時代重塑:它不再僅是懸于高處的道德要求,呼喚個體在危難時刻的孤勇,而是日益成為一項由堅實法治全程護航的公民善行。

    圖片

    與此同時,社會對英雄的敬意,正從事后表彰的榮光,向全程保障的托底躍升。它關注的不只是英雄登臺領獎的瞬間,更是其從挺身而出到回歸生活的完整旅程。

    這標志著我們從對英雄的仰望與感佩,走向了對勇氣的系統性培育與呵護。唯有如此,見義勇為方能從偶然的英雄壯舉,真正內化為一種可預期、可持續的社會風尚——讓每一份源于本能的善念,都能在法治陽光和制度雨露的滋養下,化作挺身而出的磅礴力量,筑就守護人間大愛的堅實堤壩。這,正是現代文明社會對“義”與“勇”最深刻的理解與最有力的支撐。

    圖片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