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第二屆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商事仲裁論壇在重慶舉辦。論壇由重慶市司法局、重慶市法學會、重慶仲裁委員會(重慶國際商事仲裁院)、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律師協會聯合主辦。本次論壇主題為“共享機遇、共促發(fā)展,共建國際商事仲裁服務新高地”,主要圍繞合作協議簽署、建設成果發(fā)布、專家隊伍建設和制度研討等重點內容,集中展示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新進展、新成效。來自境內外仲裁機構、司法部門、高等院校、律所及企業(yè)代表200余人參加論壇。
協議簽署書寫仲裁事業(yè)合作新篇
重慶仲裁委員會(重慶國際商事仲裁院)與來自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5家境外仲裁機構簽署仲裁合作協議,將共建人才培養(yǎng)基地,互派人員實訓,互薦仲裁員,開展國際仲裁合作交流。同時,重慶仲裁委員會(重慶國際商事仲裁院)與西南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重慶大學等8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簽署了深化涉外仲裁人才聯合培養(yǎng)協議,旨在共同打造“政產學研用”協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基地,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精通外語的復合型高端仲裁人才?,F場還聘任了一批國際商事仲裁專家?guī)鞂<壹皣H仲裁員,進一步壯大專業(yè)隊伍,增強國際仲裁智力支撐。
“系列協議的簽署不僅拓展了國際仲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更為涉外仲裁人才培養(yǎng)注入了強大動力,為共促發(fā)展提供了人才支撐,有利于進一步整合資源、優(yōu)勢互補,共同打造一支國際化、職業(yè)化的涉外仲裁人才隊伍?!敝貞c仲裁委員會(重慶國際商事仲裁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成果發(fā)布推動重慶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
論壇上,重慶仲裁委員會(重慶國際商事仲裁院)集中發(fā)布《重慶推進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成果》,系統(tǒng)展示重慶仲裁委員會(重慶國際商事仲裁院)國際一流仲裁機構建設、國際一流仲裁人才隊伍建設、國際商事仲裁服務高地建設取得的成效。
據介紹,2024年,重慶國際商事仲裁院正式揭牌運行。目前,重慶國際商事仲裁院聘有涉外仲裁員178名,發(fā)布中文、英文等多語種國際商事仲裁規(guī)則,可以為全球市場主體提供多元化、國際化、專業(yè)化、數字化的良好仲裁服務。
近年來,重慶涉外仲裁領域實現穩(wěn)步突破,重慶仲裁委員會(重慶國際商事仲裁院)涉外裁決已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獲承認與執(zhí)行,涉外案件標的金額累計超250億元;仲裁國際化平臺體系加速完善,初步形成面向東盟、輻射“一帶一路”的多邊仲裁協作機制。同時,國際一流仲裁人才隊伍逐步壯大,國際仲裁員、國際商事仲裁專家?guī)斐掷m(xù)擴容,仲裁規(guī)則創(chuàng)新成果不斷推出;仲裁理論與實務研究體系逐步完善,多項研究成果在全國產生積極示范效應,為深化區(qū)域仲裁合作、提升重慶仲裁國際影響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主旨研討探索仲裁的國際化發(fā)展新路徑
現場還舉行了兩場主旨研討。在以“推動中國仲裁的國際化發(fā)展與展望”為主題的研討活動中,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局長楊向斌作主旨演講,12家境內外仲裁機構、高等院校、涉外企業(yè)、專業(yè)組織等機構代表圍繞建設國際一流仲裁機構、境內外仲裁機構合作、涉外仲裁人才隊伍培養(yǎng)等問題展開討論,分享了國際商事仲裁領域前沿動態(tài)和實踐經驗,提出了建設性的新建議、新措施。
在以“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貫徹實施與展望”為主題的研討活動上,中國政法大學劉艷紅副校長、最高人民法院王海峰副庭長、海南國際仲裁院王帥理事長等7位專家學者圍繞建設中國特色國際一流仲裁機構、構建仲裁“友好型”司法環(huán)境、落實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等方面展開探討,表達了對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新期待。
“論壇的舉辦將進一步深化國際商事仲裁領域交流合作,加快推動重慶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和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仲裁機構,為護航國際經貿發(fā)展貢獻更多仲裁力量?!敝貞c仲裁委員會(重慶國際商事仲裁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仲裁委員會(重慶國際商事仲裁院)將深入推進服務內陸開放綜合樞紐、面向東南亞、輻射“一帶一路”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加快培育具有重慶辨識度、國內影響力、國際知名度的國際一流仲裁機構,深化國際商事仲裁領域交流與合作,為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國際仲裁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