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海南省儋州市西聯中心小學的多媒體教室里,一場交通安全知識競賽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

儋州交警宣傳小分隊宣傳員與學生進行交通安全知識問答互動。記者許光偉攝
“請大家說一說,視頻里騎電動自行車的女孩存在哪些交通違法行為?”“不戴頭盔!”“超員!”“她未滿16周歲!”儋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宣傳員話音剛落,學生們紛紛舉手搶答,氛圍熱烈而有序。
這是儋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進校園開展“開學第一課”的生動實踐。九月開學季,該支隊組建5支宣傳小分隊,精心策劃“開學第一課”,帶著滿滿“干貨”先后走進50所中小學,為師生們送上生動且實用的交通安全“必修課”。
剖析事故讓安全知識入腦入心
為幫助學生們快速將交通安全知識入腦入心,宣傳員結合學生們的年齡特點、出行規律和學校周邊道路實際情況等,精心設置宣講主題,采用互動提問、講故事、舉實例等方式,幫助學生們學會辨別風險、掌握自我保護方法。
“同學們,剛才我們觀看了交通事故警示教育片,大家知道這些事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嗎?”課堂上,宣傳員播放精心選取的中小學生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時不時與學生們互動,詳細剖析每一起交通事故的成因和應該遵守的安全規則。
大屏幕上展示了涉及未成年人騎行、過馬路等場景的交通事故案例,宣傳員結合案例詳細講解隨意橫穿馬路、攀爬欄桿、在馬路上追逐嬉戲、闖紅燈、未成年人飆車“炸街”及乘坐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等行為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觸目驚心的畫面和真實的案例讓學生們深受觸動,直觀感受到違法背后的危險。
“搶答時間到!大家知道達到多少歲才能坐在小汽車的副駕駛座嗎?”面對問題,學生們時而低聲討論,時而自信舉手搶答,稚嫩卻準確的回答贏得陣陣掌聲,回答正確的孩子獲得一份“小禮物”,課堂瞬間變成“知識競技場”。
“這堂課太有意思了!不僅學到了好多實用知識,還拿到了獎品。我回去要把這些知識分享給爸爸媽媽和好朋友,爭當一名文明交通宣傳員!”一名領到禮品的學生開心地說,這份收獲不僅是獎品,更是扎實掌握的交通安全知識。
親身體驗加深對交通規則理解
最讓學生們感興趣的是交通手勢教學環節。宣傳員身著制服,標準演示每一個交通指揮動作,從手臂角度到手勢幅度都進行細致講解。通過互動體驗、趣味教學的方式,復雜的交通規則轉化為學生們可感知、易理解的生活場景。學生們挺直腰板、認真模仿,抬手、伸臂、轉向……整齊劃一的動作宛如一支“小小交警隊”,在親身體驗中不僅對交通規則有了更具象的理解,也進一步增強了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
“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過馬路時,我們要怎么做?”
“一停、二看、三通過。”
在一問一答間,學生們掌握了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識,養成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歡聲笑語中,交通安全的種子悄然播撒進學生們的心田,在校園中萌芽。
“如果他們佩戴安全頭盔,也許能避免這場悲劇的發生……”宣傳員通過視頻呈現發生交通事故時安全頭盔“戴”與“不戴”的對比,重點介紹“一盔一帶”的重要性,現場展示安全頭盔的正確佩戴方式、模擬安全帶的防護作用等互動形式,讓學生們直觀認識到佩戴安全頭盔、系好安全帶是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
“此次交通安全進校園活動非常及時和必要。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推進警校協作,把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學中,讓交通安全知識深深扎根在每位學生心中,切實為每位孩子平安成長保駕護航。”儋州市西聯中心小學副校長林鴻表示。
儋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支隊將持續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進一步深化警校家聯動機制,構建學校主導、交警指導、家庭配合的齊抓共管格局,護航未成年人安全成長路。(記者 許光偉 馬宏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