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至今年8月,漢陽區在社區發現的2萬余件矛盾糾紛中,社區層面化解率達94%
◇為進一步提高矛盾風險防范化解的治理效能,湖北統一歸集群眾訴求、分層分類科學調度、上下聯動高效處置
◇社區綜治工作站的設立,讓社區在矛盾風險防范化解方面變被動為主動,發現風險在早,化解矛盾在小,糾紛調處效果更好
“蒜鳥蒜鳥,都不容易”。
走進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瀾菲溪岸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貼于墻上的這句武漢方言十分醒目。
這里也是瀾菲溪岸社區綜治工作站的所在地。室內壓縮了“柜臺式”工位,拓展出用于談事說理、矛盾調解、心理咨詢的公共空間,方便分區接待前來求助解難的群眾。
在漢陽,像這樣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的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站(以下簡稱“社區綜治工作站”),共有117個。
當前,中國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需更加注重加強基層社會治理。以最大程度把矛盾風險防范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為目標,社區風險防范、矛盾調處、糾紛化解功能亟待強化。
近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湖北采訪發現,湖北省委政法委以省市縣鄉村五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在社區一級設立綜治工作站,推動社區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并通過聯動治理力量、實現問題聯治,“一站式”高效化解矛盾糾紛。
力量下沉紓解矛盾
去年11月,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街道東亭社區內,一小區樓棟樓頂的公共水箱破裂,造成四、五、六層的3戶居民家漏水。

湖北省武漢市東亭社區通過民呼我應平臺呼叫街道、水務、住更等職能部門到社區協調解決建機宿舍停水事件(2025年9月11日攝)武漢市東亭社區供圖
“樓棟漏水,可能涉及供水管道等設施維修,需要溝通物業,協調水務等部門介入,若出現鄰里糾紛,還需民警到場處置。”東亭社區副主任、綜治工作站站長劉暢說,過去,社區協調能力有限,遇到類似復雜問題,需費時耗力與各方溝通。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水果湖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歐陽良昱介紹,當地社區綜治工作站可以鏈接進駐街道綜合治理中心的多元力量。例如,街道綜合治理、信訪、應急等內設機構和司法所、派出所等全天候常駐,民政、婦聯等關聯單位按需輪駐或隨駐響應,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金牌調解員、志愿者等輪值辦公,確保及時下沉社區、解紛止爭。
依托社區綜治工作站,東亭社區第一時間召集區城管局、區水務局、街道派出所、律師、物業和當事居民坐在一起溝通解決方案,樓棟漏水引發的矛盾順利化解。
“城市社區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上下左右’合力完成。關鍵是將社區所需順利鏈接到相關責任單位、職能部門,讓多元治理力量向基層一線靠攏。”北京工業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陳鋒說。
瀾菲溪岸社區黨委書記張晶對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印象深刻:一戶居民因家養信鴿產生噪音、污染環境,引發鄰里糾紛。社區綜治工作站聯動城管、信鴿協會等,促成雙方見面調解、握手言和。
在社區發現問題,將矛盾風險化解在小區、樓棟。自去年10月至今年8月,漢陽區在社區發現的2萬余件矛盾糾紛中,社區層面化解率達94%。
高效閉環化解風險
為進一步提高矛盾風險防范化解的治理效能,湖北統一歸集群眾訴求、分層分類科學調度、上下聯動高效處置。
首先,分層分級處理,確保資源調配更合理。
作為社區層面矛盾調處的“樞紐”,社區綜治工作站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收集群眾訴求,根據難易程度分流轉辦:簡單問題由社區工作人員直接處理;專業問題引入駐站律師、民警等力量協同解決;復雜問題啟動多部門會商機制;重大隱患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并請求支援。
“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漢陽區委政法委基層社會治理科科長周亞平介紹,具體來說,社區網格員收集錄入矛盾糾紛的具體信息,社區工作者調解2~3次仍未解決的,由社區綜治工作站聯動相關治理力量調解。若依然不能解決,則轉交街道綜合治理中心調度解決。
其次,視需引入專業力量,確保矛盾糾紛處理更專業。
據了解,法官團隊駐點武昌區綜合治理中心,為矛盾化解提供司法支撐;調解專家協助執行、心理咨詢師參與情緒疏導,提升疑難糾紛、復雜矛盾的化解質效。
“社區工作者承擔協調職責,基于政策和情理向居民解釋‘為什么該這么做’;法官、律師等專業人士承擔‘技術說明’功能,解釋‘為什么只能這么做’,居民更容易接受和信服。”王學麗說。
發現在早化解在小
社區綜治工作站的設立,讓社區在矛盾風險防范化解方面變被動為主動,發現風險在早,化解矛盾在小,糾紛調處效果更好。
一方面,規范化建設省市縣鄉村五級綜治中心,暢通矛盾風險及時匯總、集中研判的渠道,有助于更好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為治理決策提供依據。
例如,武昌區對社區內矛盾糾紛高發領域展開專項分析,針對因物業財務不透明、服務質量差等引發的物業糾紛,探索向社區導入“信托制”物業模式,通過機制創新推動物業財務透明、權責明晰;針對預付式消費中存在的“收款不退”等消費糾紛,探索以按次消費、靈活核銷機制,破解預付資金監管難題。
“社區人力有限,難以系統性預防、發現、協調和處置各類矛盾風險。如果等到矛盾激化、糾紛產生再‘滅火’,治理成本將大大增加。”周亞平說,發揮好社區綜治工作站作用,有助于打通從信息匯集到分析研判,再到預測預警、靠前干預的治理鏈條,助力社區治理降本增效。
另一方面,以社區綜治工作站為載體,治理力量向基層下沉、治理資源向矛盾和問題產生的“源頭端”投放,有助于社區在創新群眾工作機制,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方面展現更大作為。
“社區工作的重點在于做好群眾工作、提供優質服務。”陳鋒說,充分發揮社區工作者人熟、事熟、情況熟的優勢,充分調動人民群眾作為最廣泛、最活躍的社會治理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助于更好實現確保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權力給基層、基層事情有人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