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十堰市房縣持續擦亮“嘹亮人兒”調解品牌,秉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理念,近三年間,嘹亮人調解歷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織密四級調解網絡、多元共治”三個階段,逐步做實做細做強,達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目標。

(嘹亮人工作室工作人員調解)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2023年,房縣首個“嘹亮人兒”調解工作室正式成立,縣法院退休干部汪承文、司法局退休干部王成華、縣信訪局退休干部吳澤萍主動請纓,組成“嘹亮人兒”調解志愿服務隊。三位老干部懷揣“讓群眾在家門口解心結”的初心,以文化賦能基層治理為方向,從化解首起婚約聘禮糾紛起步,拉開了“嘹亮人兒”參與基層治理的序幕。
當年8月,房縣城關鎮居民鐘某與九道鄉女孩劉某因婚約解除引發聘禮糾紛。兩人經人介紹相戀后,鐘某向劉某及其家人贈送10多萬元聘禮,后續鐘某提出登記結婚遭女方拒絕,女方雖同意退婚卻僅愿返還2萬元禮金,雙方僵持不下。無奈之下,鐘某前往“嘹亮人兒”調解工作室求助。工作室迅速受理案件,工作人員耐心傾聽雙方訴求,仔細核對聘禮清單,多次組織雙方溝通協商,從禮儀規范、道德準則、法律規定等多維度開展調解工作。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女方同意向男方返還聘禮及禮品折算款共計6.8萬元,并現場簽訂調解協議,這起婚約聘禮糾紛得以圓滿解決,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嘹亮人與法庭聯動深入鄉間進行調解)
織密四級調解網絡
2024年,隨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層矛盾糾紛呈現多元化、突發性、復雜性等新特點,群眾對“嘹亮人兒”這類專業調解力量的需求愈發迫切。為此,房縣統籌構建“縣級綜治中心-鄉鎮綜治中心-村工作站-調解員”四級調解體系,在20余個鄉鎮打造“老孟調解室”“老祁調解室”等特色調解品牌,推動280多個村級工作室扎根田間地頭,讓調解力量延伸至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與此同時,房縣廣泛吸納本地鄉賢、“五老”人員(老黨員、老干部等)1200余名加入調解隊伍,在村(社區)培育千余名調解員、“法律明白人”充實“嘹亮人兒”調解工作室力量。數據顯示,2024年房縣多次受理且成功化解千余件各類糾紛,化解率達97%,這一成果背后,是“小事不出村”基層治理目標的扎實落地。

(簽訂調解協議書)
多元共治促品牌升華
2025年,“嘹亮人兒”調解工作室團隊總結過往經驗,創新推出“五優先”工作法,對重大糾紛、苗頭性糾紛等五類案件實行優先受理,進一步提升調解效率與針對性。更值得關注的是,房縣整合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等多個部門資源,建立“部門+嘹亮人調解”聯動機制,為群眾提供法律指導、心理疏導等專業服務,推動調解工作從“單一化”向“多元化”升級。
憑借顯著的調解成效與優質服務,“嘹亮人兒”調解工作室累計收到群眾贈送錦旗百余面,成為湖北省基層治理典型案例,《十堰日報》等媒體多次對其經驗做法進行報道。截至目前,全縣“嘹亮人兒”調解工作室累計調解糾紛1700余件,成功率達98%,“案結事了”的硬核成果讓“房縣經驗”為全國鄉村善治提供了有益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