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星辰花園小區,社區民警董朝輝提起一組數據倍感自豪:截至今年11月底,這個擁有216戶居民的小區已經實現了連續一年治安、刑事警情“零發生”。而在兩年前,這里還是環境臟亂、設施老化、糾紛頻發的“問題小區”。
這一轉變的背后,是一場由社區黨委牽頭、警務室深度參與、居民共建共治的基層治理實踐,也為包河分局包公派出所蕪湖東路社區警務室打造“熟人社區”、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寫下鮮活注腳。

物業撤離 小區“炸鍋”后的多方聯動
星辰花園的困境始于設施老化和物業失管。2019年起,小區問題逐漸凸顯:綠化無人修剪、電梯缺乏保養、安全隱患增大。居民投訴增多,物業費收繳率跌至30%,物業公司陷入“躺平”狀態。
2022年,前期物業突然撤離,留下了員工工資、水電費、公共能耗費等共計34萬多元的欠款賬單,小區頓時“炸開了鍋”。
面對突發危機,社區民警董朝輝與包公街道蕪湖東路社區第一時間介入響應。
“當時情況緊急,我們聯合熱心業主迅速成立業委會,緊急申請維修資金,及時更換了四部電梯,排除了最大的安全隱患。”
硬件隱患排除后,更復雜的問題逐漸浮現——因前期物業服務不到位,安全隱患增多、矛盾頻發之下,治安警情也隨之上升,居民安全受到嚴重影響。
“那段時間,物業與業主之間矛盾激烈,員工工資被拖欠,盜竊案件也時有發生,警情量居高不下。”董朝輝回憶道。
為了更系統化地解決問題,蕪湖東路社區警務室設立了警民議事室、律師調解室,聚焦群眾關切,協調街道、社區等多方力量,與居民共同商議,推動問題實質性解決,遇到涉及專業的法律問題,則引入律師力量,提供咨詢與調解服務,有效提升了調處的公信力與成功率。
最終,小區的資金缺口全部補齊,除了繳清拖欠的費用,剩下均用于小區建設。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實際的資金困境,更重塑了小區的信任基礎與規則意識,為小區的新生奠定了基石。
為了徹底消除安全隱患,董朝輝又帶領新物業團隊開展了一系列扎實的整治工作:清運積存垃圾、建設電動自行車停車棚、規范停車秩序、維護燃氣管道……隨著一項項措施落地,小區環境迅速改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那是我們入住以來燃氣最暖的一年。”星辰花園小區居民張大爺感慨道。

從“無人管”到“一起管” 升級打造“熟人社區”
“我的理想,就是建立一個有溫度的‘熟人’社區,引導居民從社區治理的旁觀者變為參與者。”
在包公派出所的推動下,蕪湖東路社區黨委牽頭、社區警務室參與,以“黨建統領與互助自治”雙輪驅動,建立星辰花園黨群服務站,統籌調動居民中的老黨員、老干部以及物業工作人員等,利用小區閑置資源打造“有事好商量”議事點和居民閱讀室等讀書休閑娛樂場所。
“社區‘兩委’、業委會和警務室的民警、輔警每周都會輪流到黨群服務站值班,發揮帶領協同優勢,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指導開展安全防范。如今小區里喝酒打架、偷盜現象都沒有了,居民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民警董朝輝說。

為進一步促進鄰里和諧,他還牽頭在小區定期組織義診、免費理發等各類活動。
“我們連續三年舉辦社區運動會,就是希望讓居民們熟悉起來。大家關系融洽了,矛盾自然就少了。”董朝輝補充道,“現在,我們基本實現了‘矛盾不出社區’。一來是糾紛本身減少,二來問題在基層就能得到及時解決。”
此外,針對老舊小區老年人口較多的特點,董朝輝還會帶領輔警,在重要節點跟隨社區志愿者一起上門送糕點,在關懷慰問的同時,也能提前發現問題、化解隱患于未然。
前不久,有住戶因為衛生間滲水的責任問題產生爭議,社區民警參與調解了3個小時,促成鄰里握手言和;還有獨居業主暈厥在家,被紅色小管家發現異常,聯系民警將其及時送醫……
在警社聯動下,這樣的暖心事還有許多。星辰花園物業公司經理王莉莉深有感觸地說:“現在大家都自覺把小區事當成自家事來辦,鄰里間的距離更近、感情更好。”

“社區工作,只會越做越輕松”
在人口結構復雜、治理挑戰突出的蕪湖東路社區,實現“零發生”的佳績尤為不易。該社區實有人口超過一萬,涵蓋11個居民小區以及多家企事業單位和商務樓宇,而社區警務室的警力有限。
面對人少事多的現實,董朝輝將轄區劃分為三個駐點:蕪湖東路警務室、星辰小區黨群服務站和蕪湖東路社居委。他采取輪崗值守的方式,奔波于三點之間,力爭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同時,社區被科學劃分為8個實體網格與4個商業群網格,并整合物業人員、單位職工、社區網格員和熱心群眾,組建起一支23人的“同翊行”義警巡邏隊。
這支隊伍實行全天候值守,重點強化巡邏防控、隱患排查與安全宣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轄區內有多個體育場館,年均承辦大型活動約50場,每逢活動期間,義警隊員便成為安保力量的重要補充,有力保障了各項活動的安全有序進行。
群眾遇到煩心事,還能與民警“云端議事”。董朝輝建立的“梧桐雨警民議事廳”已吸納492名成員,每天都有居民通過群聊咨詢或求助。他與輔警劉慶春快速響應,線上線下同步服務,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居民的事,無論大小,只要我能辦,就一定盡全力辦好。”在董朝輝看來,只有把一件件小事辦實、辦好,才能積累起群眾的信任,“大家覺得你靠得住,遇到事情時,才會愿意聽你的、跟你走。”
前不久,星辰花園小區居民為樹木移栽手續犯了難,董朝輝主動攬活,聯系對接多個部門,最終幫忙捋順了報審流程。夏季馬蜂擾民、蜇人事件頻發,他又帶著消防人員,將社區里發現的多個馬蜂窩一一清理干凈……
從過去治安警情多發到全年“零發生”,從矛盾頻發到鄰里和睦,星辰花園的蛻變印證了警社聯動、居民共治的基層治理模式的有效性。這個老小區的新生故事,正為更多社區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治理經驗。
采訪結束時,董朝輝坦言:“我始終相信,只要用心付出,社區工作只會越做越輕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