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警方破獲全市首例銷售“OBD作弊器”篡改車輛檢測數據案,抓獲鐘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查證涉案金額30余萬元,實現了機動車尾氣檢驗相關“黑灰產”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打擊。

今年7月,虹口公安分局環食藥偵支隊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有人打著“車輛環檢必過”的噱頭開設網店銷售“OBD作弊器”。
OBD系“車載自動診斷系統”,可以從車輛發動機的運行狀態監控汽車尾氣排放是否超標。作為車輛年檢的前置環節,OBD檢測項目是為篩查出高污染機動車。據網店介紹顯示,這款OBD作弊器擁有和原車OBD設備同樣的接口。該設備接入車輛OBD后,可通過手機APP連接并隨意篡改車輛的檢測數據,從而使一些高污染車輛逃避正常檢測,繼續上路行駛。

民警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該網店的店主鐘某利用自己親屬的身份在多個平臺開設了8家網店,均用于銷售OBD作弊器。鐘某深知自己銷售的產品涉及違法犯罪,為規避風險,他通過網店引流,再將客戶轉至微信上進行交易。通過偵查,民警發現鐘某是從周某等人處采購作弊器零件,自行組裝后售賣,從而非法獲利。
在完整掌握了以犯罪嫌疑人鐘某為首的“生產-銷售”OBD作弊器的犯罪團伙架構后,今年9月底,上海警方兵分多路將鐘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悉數抓獲。
鐘某到案后交代,其于2024年底開始,從周某等人處采購OBD作弊器零件和電路板,在家中自行組裝為成品后向外銷售,目的就是讓一些檢測讀數不合格的車輛能通過檢測。截至案發,鐘某非法牟利共計30余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鐘某等5人因涉嫌污染環境罪以及提供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工具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正會同生態環境等部門開展案件后續調查處置工作。
據悉,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會同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機動車環境監管的意見》,將逐步完善機動車OBD系統功能,指導機動車生產企業完善OBD防刷寫和防篡改、污染控制裝置破壞或拆除報警提示等功能,規范機動車檢測市場秩序。警方將聯合生態環境等部門依法嚴查嚴打非法生產、銷售OBD作弊器違法犯罪,提醒市民群眾切勿購買和使用OBD作弊設備,如發現線索可及時向公安或生態環境等部門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