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見義勇為事業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廣東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汕頭市高位部署、多措并舉,掀起學習宣傳與貫徹落實熱潮,以法治力量護航英雄權益,以榜樣精神涵養城市正氣。
一、高位部署強引領,精心組織吹響貫徹“集結號”。汕頭市將《條例》學習宣傳貫徹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民心工程,周密部署,確保落地見效。

一是高位推動聚共識。汕頭市委、汕頭市政府高度重視,汕頭市委政法委牽頭抓總,汕頭市公安局、汕頭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協同發力,迅速制定專項活動方案。2025年6月10日,在新建成的汕頭見義勇為主題公園隆重舉行“學習宣傳《條例》”大型主題活動,旨在引導全社會深刻認識《條例》重大意義與核心保障舉措,凝聚“弘揚正氣、保障權益”的社會共識。
“學習宣傳《條例》”大型主題活動現場
二是領導垂范明方向。汕頭市副市長、汕頭市公安局長黃海同志親自審定《條例》宣傳活動方案,汕頭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黃果同志親臨現場并作動員部署,從深化思想認識、加強學習宣傳、狠抓政策落實、匯聚社會合力四個方面,為全市學習貫徹工作定調子、明路徑、提要求。省見義勇為基金會主要負責人受邀到場指導助力。

汕頭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黃果講話

省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李京發言
三是多方聯動造聲勢。活動精心設置《條例》解讀宣傳欄、發放單行本及《汕頭見義勇為》會刊、同步開展志愿服務與公開募捐。汕頭市直單位、區縣政法委及公安分局負責人、愛心企業、英模家屬、積極分子及志愿者等百余人齊聚,有效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營造了尊崇英雄、關愛英雄的濃厚氛圍。

汕頭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郭英杰為汕頭熱心企業家
頒發榮譽證書

“學習宣傳《條例》”大型主題活動現場


汕頭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王海茵為基金會秘書長、副理事長、理事長頒發聘書(左圖);
汕頭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理事長鄭立輝為汕頭市存心慈善會頒發“愛心支持單位”牌匾(右圖)
二、法治保障筑根基,真情守護織密權益“防護網”。以貫徹《條例》為核心,著力構建“表彰-撫恤-幫扶”全鏈條保障體系,切實解決英雄后顧之憂。
一是依法固本強支撐。嚴格落實《條例》規定,明確財政撥款、社會募捐等多元資金渠道,聯動汕頭煙草、華能電廠等國企及鄉賢,進一步拓寬資金來源,擴大獎勵覆蓋面,細化撫恤補償標準,嚴懲誣告陷害行為,為英雄構筑堅實的法治后盾。
二是真情關愛暖人心。扎實開展“關愛英雄行動”,跨省慰問福建、河南、江西等地英烈家屬25戶,深入走訪本地傷殘人員及積極分子105人次,發放慰問金超百萬元。創新舉措化解難題,如赴福建成功協調解決犧牲人員曹長訓家庭困難,彰顯法治溫度與人文關懷。
三是精準幫扶解急難。強化部門聯動,著力解決見義勇為人員在醫療救助、撫恤優待、就業安置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精準幫扶困難英模家庭3戶、殘疾家屬1戶,確保“英雄流血不流淚、傷身不傷心”的保障承諾落到實處。
三、立體宣傳揚正氣,榜樣引領唱響時代“主旋律”。聚焦營造“人人崇尚、人人支持、人人敢于”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構建全域覆蓋的宣傳矩陣。
一是實體陣地樹標桿。投入資金建成并有效利用見義勇為主題公園、廣場、宣傳欄及主題博物館等實體陣地,打造集教育、紀念、宣傳于一體的城市精神地標,使見義勇為精神融入城市肌理。


汕頭市見義勇為主題公園
二是融媒傳播擴影響。依托基金會官網、公眾號、抖音號等平臺及時推送事跡;聯合汕頭電視臺、南方+等主流媒體刊發報道15篇;創新組織近13萬人次參與的“網上獻花祭英烈”活動;發動快遞、物業企業融入宣傳網絡,實現線上線下同頻共振。
三是特色活動激活力。隆重舉辦英模表彰大會嘉獎30名先進典型;創新開展慶祝建國75周年“歌唱祖國”快閃、公益募捐文藝演出;精心設計制作贈送宣傳紀念品,有效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增強榮譽感。

四是志愿力量夯根基。組建涵蓋社區工作者、網格員、教師、醫護等550人的見義勇為志愿者隊伍,深入社區開展《條例》普法宣講、事跡傳播、線索摸排,推動見義勇為深度融入基層群防群治。
四、固本強基促長效,匯聚合力激活事業“源動力”。著力優化體制機制,為見義勇為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一是優化組織提效能。完成基金會第七屆理事會換屆,由政法、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等部門選派精干力量組成理事會領導班子,在率先獲評“廣東省社會組織等級評估4A認證”的基礎上,積極申請5A等級認證,以更高標準提升基金會內部治理和規范化運作水平。

二是健全機制強保障。及時修訂完善基金會《章程》,并配套制定或修訂《財務管理制度》等制度機制,確保基金募集“聚之依法”、管理“存之有道”、使用“用之有為”,全面提升基金運作的透明度、規范性和社會公信力。

三是拓展資源強支撐。拜訪中國石化汕頭石油分公司、華能汕頭海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汕頭供電局、汕頭市煙草專賣局等駐汕重點國企央企,積極宣傳《條例》內容,得到大力支持并落實相關資金捐助意向。如汕頭市煙草專賣局以每年15萬元支持本屆基金會5年經費。廣泛聯絡熱心鄉賢,爭取其慷慨解囊,進一步拓寬了社會捐助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