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聽到熟悉的敲門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36團一獨居老人王大娘快步走到門口,打開門一看,果然是看到提著新鮮蔬菜的派出所的社區民警,臉上瞬間笑成了一朵花。
9月8日,第二師烏魯克墾區公安局米蘭派出所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服務送到轄區孤寡老人心坎上,用“買菜看望、送證上門、安全宣傳”的“一站式”暖心舉措,讓警民魚水情在細微處愈發濃厚。

“王大娘,這是剛從菜市場挑的菠菜和五花肉,您牙口不好,燉點肉粥剛剛好。”社區民警一邊說著,一邊熟練地將食材放進廚房。
自從社區摸排登記孤寡老人信息后,派出所就建立了“一對一”幫扶機制,得知王大娘的情況后,社區民警輔警迅速為其建立幫扶臺賬,并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專程來看望王大娘。

一進屋后,民警輔警環繞一周,觀察了王大娘屋子里的擺設后,就迅速針對性行動了起來。有的幫老人整理疊放凌亂的衣物,有的拿著抹布擦拭窗臺和桌子,還有的仔細檢查燃氣灶開關和電線線路。
“年紀大了,眼神不好,上次差點忘了關燃氣,多虧你們上次來提醒。”王大娘坐在一旁,拉著民警輔警的手絮絮叨叨地說著家常,從身體狀況聊到鄰里趣事,小小的房間里,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原本冷清的屋子,因為這群“警服兒女”的到來,滿是溫暖的煙火氣。

“以前總擔心她一個人生活不方便,現在我們多跑幾趟,既能幫她解決點實際困難,也能讓她心里踏實。”社區民警笑著說道,“幫扶孤寡老人,不僅要幫他們解決生活難題,更要填補他們情感上的空缺,讓他們感受到家人般的關懷。”
正當大家陪著王大娘聊天時,派出所戶籍民警也提著文件袋來到了大娘家里。
“大娘,您前段時間申請補辦的身份證下來了,我想著您出門不方便,就趁休息時間給您送過來。”戶籍民警一邊說著,一邊將文件袋里嶄新的身份證遞到王大娘手中。

接過身份證的那一刻,王大娘眼眶微微泛紅道:“我正犯愁呢,想著哪天麻煩鄰居幫忙去派出所取,沒想到你們直接送上門了,真是麻煩你們了!”
社區民警隨后更是結果檔案袋,耐心地幫王大娘核對身份證上的信息,還特意叮囑道:“您把身份證收在貼身的口袋里,要是以后需要用復印件,隨時給所里打電話,我們來幫您弄。”

“大娘,最近有騙子專門盯著咱們老年人,說能免費領保健品,您可千萬別信!”趁著看望老人的機會,社區民警輔警還化身“安全宣傳員”,用方言跟王大娘講解近期發生的養老詐騙案例。
從“冒充子女借錢”到“虛假投資返利”,民警輔警把復雜的詐騙手段,轉化成老人聽得懂的家常話,反復叮囑她“凡是要轉賬、要透露銀行卡密碼的,一定要先給我們打電話核實”。
隨后,民警輔警又對老人家中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隱患排查,將放在窗邊的花盆挪到安全位置,防止風吹掉落;把插線板上多余的插頭拔掉,避免過載引發危險;還在老人手機里存下派出所的值班電話和社區網格員的聯系方式。
“有我們在,您放心住!”臨走前,民警們的一句話,讓王大娘心里格外踏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