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來說,冬蟲夏草不僅是珍稀的生物資源,更是串聯雜多縣域發展的關鍵紐帶。”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委政法委副書記周龍說。
雜多縣被稱為“中國冬蟲夏草第一縣”,是瀾滄江、當曲河的發源地,也是三江源水系眾多支流的發源地,與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那曲市的丁青、巴青、聶榮等5縣接壤。今年,雜多縣實現冬蟲夏草采挖、生態保護、牧民增收與社會穩定、民生發展的背后,“治理”二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日,“法治護航新征程 共筑平安青海新‘楓’景”玉樹行采訪組來到雜多縣,實地見證。
實現大跨越形成新格局
春潮漫過,高原雪融,“軟黃金”——冬蟲夏草應時生長。而雜多縣的冬蟲夏草管理工作,也早早謀篇布局。
“2025年,雜多縣堅持對外禁采,對內有序流動的原則,將繼續禁止縣外人員進入縣域內采挖冬蟲夏草。”“任何以冬蟲夏草采挖為由,招攬縣外人員前往雜多縣進行采挖冬蟲夏草的行為均屬違法行為……”這是雜多縣人民政府今年4月2日發布的關于禁止外來人員進入縣域內采挖冬蟲夏草通告的相關內容。
“雜多縣的冬蟲夏草采挖工作從2006年開始日趨規范,相關方案印發后,一直到2024年,每年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但隨著社會發展,雜多縣已達到70%城鎮化,一些草山產權糾紛和交易沖突越發明顯,村規民約不好管,再往上也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周龍坦言,“2021年冬蟲夏草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加之近年來社會治理越來越精細化,冬蟲夏草采挖工作更要規范化、法治化。”
在此背景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雜多縣于2025年4月14日印發蟲草采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這是近20年來,雜多縣冬蟲夏草采挖管理工作的一次重大跨越。今年以來,我們構建‘1+9+8’立體管理架構(1個縣級專班+9個專項小組+8個鄉鎮聯動),完善‘1+1+2’政策體系(1個方案+1份通告+2項通知),形成上下貫通、全流程閉環管理格局。”周龍說,“加之雜多縣界線長、冬蟲夏草資源豐富、矛盾糾紛突出的特點,政法力量是維護社會大局平安穩定的最堅實力量。”

糾紛不上山矛盾不涉草
蘇魯鄉是雜多縣公認冬蟲夏草產量最多、質量最好的區域,毫無疑問也是冬蟲夏草采挖期的重要區域。據不完全統計,今年5月15日至19日進山期間,蘇魯鄉平均每天有500余輛車進出。
6月9日,雜多縣委副書記、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一行深入蘇魯鄉多曉村實地督導檢查蟲草采挖管理工作,周龍也在其中。針對矛盾糾紛排查、安全生產隱患等問題,督導檢查組提出工作要求。
周龍介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雜多縣委縣政府提出“十要”“五結合”(黨政要負責、生態要保護、管理要有序、采挖要安全、群眾要增收、社會要穩定、形象要樹好、保障要到位、落實要有力、信息要暢通)(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與生態旅游相結合、與群眾增收相結合、與基層社會治理相結合、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相結合)管理要求,將冬蟲夏草采挖管理工作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抓手,壓實生態保護、社會穩定、安全生產、民生保障四重責任,營造社會穩定、群眾增收、生態保護的良好局面。
其間,雜多縣31名縣級干部深入冬蟲夏草產區開展督導調研59場次,實現冬蟲夏草采挖重點區域走訪全覆蓋。按照“矛盾不上山,糾紛不涉草”的要求,化解小矛盾小糾紛45起,化解歷史遺留草山糾紛2起,其中包含一起昂賽鄉長達30余年的草山糾紛。

不僅管得住還能服務好
要想管得住,先得服務好;只有服務好,才能管得住。這是雜多縣委政法委多年來總結的經驗。
針對冬蟲夏草采挖前期持續降雨引發的道路坍塌等問題,雜多縣人民法院駐熱情村服務站干警迅速反應,組建應急搶險隊,冒雨投身到清障工作的最前線,徒手搬運散落的碎石,爭分奪秒為道路暢通而努力。經過與村委會、鄉政府溝通協調,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了主干道的通行能力,不僅保障冬蟲夏草的順利運輸,更為牧民群眾的生活物資補給提供了堅實保障,為平安采挖季奠定了堅實的交通基礎。
在冬蟲夏草采挖后期關鍵節點,雜多縣公安局充分發揮龍瑪達冬蟲夏草采挖便民服務點職能作用,建立全天候保障機制,提供充足的飲用水、食品等物資。通過搭建便民服務驛站,有效解決了長途跋涉群體的飲水難、就餐難等實際問題,為過往群眾構筑起溫暖可靠的旅途保障線。
“‘金數據’平臺上線后,群眾告別了‘人在卡點、證在縣辦’的難點,通行辦證效率大幅提升。”值守子曲河生態環境保護宣傳點的尕瑪曲巴感慨道。雜多縣在玉樹州最先建立運行“人車一體”核查機制,運用“金數據”平臺,實現“兩證”線上辦理,60047名冬蟲夏草采挖人員信息云端歸集,辦理電子通行證6900張,全面實現核查工作的數據化和動態管理。
組建巡回醫療團隊6支,深入蟲草產區開展送醫送藥服務28場次,診治群眾1600余人次,發放價值8.6萬余元的各類藥品……雜多縣不僅實現了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更實現了從管得住到服務好的轉變。

踐行“兩山”理念強化法治宣傳
“法治宣傳是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生態環境保護更是我們每一名雜多兒女的職責,就是要天天說、時時講,讓大家耳熟能詳。”周龍說,“冬蟲夏草采挖期,雜多縣設立了48個生態環境保護宣傳點,結合雜多縣委‘法治能力提升年’活動,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及防雷電、防熊害等知識宣傳活動113場次。”
“看,這是我們制作的雜多縣冬蟲夏草資源分布、生態環境保護宣傳點示意圖。”周龍指著圖娓娓道來。
子曲河生態環境保護宣傳點依托唐蕃古道子曲河驛站和旅游驛站,緊密結合玉樹州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首選區的決戰決勝行動,設立安全標識10余處,設置模型交警兩處,進一步規范了轄區交通秩序,有效增強過往人員道路安全意識,預防事故發生。
蘇魯鄉將冬蟲夏草采挖期環境整治作為踐行“兩山”理念的重要抓手,建立常態化管護機制,對冬蟲夏草采挖重點區域、人員聚集點及224省道沿線開展全面清理整治活動。同時,精心編制并印發包含生態保護內容的宣傳手冊8000份廣泛分發,充分借助微信公眾號平臺等多種形式宣傳生態保護的重大意義與具體要求,引導群眾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
同樣作為“冬蟲夏草大鄉”,為認真貫徹落實玉樹州、雜多縣全域無垃圾及禁塑減廢鞏固提升推進會精神,阿多鄉積極組織生態管護員及民兵開展冬蟲夏草采挖期園區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以實際行動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專項行動中,參與人員嚴格按照網格化分區管理模式,深入園區每一處角落,對冬蟲夏草采挖人員遺留的食品包裝袋、塑料瓶、廢棄帳篷等生活垃圾展開“地毯式”清理,確保園區內無衛生死角。
通過機制創新、責任壓實、干群聯動,雜多縣走出了一條生態、民生與治理協同發展的新路徑。如今的雜多,青山綠水間,“福草”的招牌越發響亮,新“楓”景已經繪就,煥發著勃勃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