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法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要求,持續以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3+”模式強化多元解紛,做實既定分、更止爭,真正便捷、有效、實質解決糾紛、實現“訴求”,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堅持源頭預防在前

強化源頭治理高位推動。在依法公正審理每一起案件的同時,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分析多發易發矛盾糾紛產生、演變、激化的特點規律和深層次原因,向黨委、黨委政法委報告環資、建工、家事等領域治理建議,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類案多發高發。關注、思考類案成因,下發建設工程、市場監管、網絡貸款等領域司法建議,以司法建議“小切口”解決社會治理“大問題”。
強化普法宣傳輻射帶動。“法耀天平”法宣隊開展法治宣傳325場次,舉辦普法講座112場次;深化“邦錦美朵”計劃,法治副校長、“尼瑪瓊瓊女法官工作室”等開展“法治進校園”普法活動,覆蓋師生2.2萬人次;制作“羌塘小法”“索秀卓姆·說法”等普法微視頻40余期。
強化“兩庭”運轉基層聯動。推進“一院一品牌、一庭一亮點”建設,“兩庭”“法官工作站”“訴訟服務站”等主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扎實推進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全力指導修訂鄉規民約、村規民約,探索建立“法官﹢網格”常態化排查防控機制,夯實基層基礎,形成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新格局。
堅持前端化解優先

提升訴訟服務水平。暢通網上立案、跨域訴訟服務,開展在線法律指導、司法確認、立案送達,降低訴訟成本。聯合司法行政機關,在訴服中心、綜治中心、法律服務中心等場所,加大對67類“兩狀”示范文的宣傳推廣應用,安排專人提供示范文本,并指導填寫,讓更多群眾感受“指尖上的司法便利”。
完善多元解紛機制。與公安等19家單位共建共享多元解紛機制,規范委托調解,用好“總對總”機制資源,構建“倒金字塔”式糾紛分層過濾體系,讓群眾解紛以最佳方式實現。主動參與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現入駐常態化、全覆蓋,協助完善制度機制,積極履行指導調解、以案釋法、委托調解、訴調對接等職責,與綜治中心緊密協作,共同分析研判轄區內常見矛盾糾紛類型,促推從解決“一件事”邁向治理“一類事”。
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推動做實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積極做實司法調解,推動形成以人民調解為基礎,各類調解優勢互補、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持續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現已入駐77個調解組織、152名調解員。先行調解700余件,調解成功500余件。“一張網”先行調解模塊上線以來,先行調解成功率35.29%。
堅持關口把控從嚴

以“羌”調解提升解紛效果。采取訴訟方式解決的,先由訴訟服務中心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再由主審法官進行二次調解。調解中,深化“羌”調解品牌內涵,運用“羌‘三顧九步’工作法”。調撤案件1911件,占民商事案件的65%。
以繁簡分流提升辦案效率。深化“分調裁審”改革,推動案件繁簡分流,制定《分案規則》《繁簡分流操作辦法》等機制,組建快審速裁團隊,做到簡案快審、繁案精審、分流合理、提升質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1432件,平均審理周期縮短12天,適應小額訴訟程序案件824件,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24%,小額民事案件提質增效明顯。
以衍生案件治理控制案件增量。扎實推進“立審執”一體化工作,建立各業務部門之間協調配合機制,打通內部“中梗阻”,不斷壓降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建立發改案件“雙向溝通”機制,裁判前與一審法官縱向溝通,建立改判案件分析會議制度,匯總分析轄區法院發改案件,統一類案裁判尺度,改判-發回重審比趨優。
今后,那曲法院將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積極推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持續優化訴非聯動機制、延展多元解紛路徑、擦亮本土調解品牌,助推矛盾糾紛就地化解、源頭預防,為平安那曲、法治那曲建設提供更優質的司法服務和更堅實的司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