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為增強廣大群眾法律意識,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勐卡中心法庭與村“法律明白人”、駐村工作隊組成普法小分隊,在田間地頭、曬谷場上、堅果樹下,開展了一系列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雙語”普法宣傳活動。

守護“金穗穗”的普法“流動站”

“老鄉們!收谷歇口氣,學法不吃虧!都來聽聽咋用法律守住咱們的‘金穗穗’!”在莫美村金黃的稻田邊,身為“法律明白人”的村黨支部書記一嗓子吆喝,鄉親們就笑著圍攏過來,開啟了一場田間普法課。

“阿姐您看,這‘金穗穗’是咱們用汗水換來的。賣糧的時候要當場結清錢款,不能打白條,不要被任何事后多付錢的‘空頭支票’所迷惑。”“雙語”法官說。

“天上不會掉餡餅!”駐村工作隊隊員翻開宣傳冊向老鄉們說,承諾高利息的App都是騙人的。當一名剛從外地回來的年輕人反映老板壓工資一事時,村黨支部書記安慰道:“老鄉,別擔心,這事有辦法解決。干活時的合同、工牌、考勤記錄、工資條,哪怕是微信聊天記錄,都攢好了!這宣傳冊上寫著怎么收集證據、去哪里投訴,電話號碼印得清清楚楚。”田埂上、稻浪間,答疑聲、討論聲、歡笑聲此起彼伏。

隨后,普法小分隊來到曬谷場,金燦燦的谷粒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隊員們拿著宣傳冊,結合假種子維權、工傷索賠等案例,向村民們講解相關法律知識。

“鄉親們,維權要留憑證。”在農戶家中,普法小分隊闡釋說,“大家平時就要樹立證據意識,雙方簽字捺手印的書面協議要收好……”怎么簽合同、怎么防詐騙、怎么維權,這些讓人頭疼的難題漸漸在鄉親們心中明朗起來。這個穿梭于稻田、曬場和農戶家中的流動“普法站”,在豐收時節成為了鄉親們最堅實可靠的“法律糧倉”。
守護“金果果”的普法小課堂

在王雅村連片的澳洲堅果豐產栽培示范地里,沉甸甸的堅果青皮果實壓彎了枝頭。王雅村通過發揮龍頭企業與專業合作社的引領作用,推廣“訂單生產+托養托管+合作經營”模式,全面覆蓋具備產業發展條件的脫貧戶和監測戶,形成一套聯農帶農的有效機制。
“好收成需要好技術,好收益離不開法律護航。咱們當村組干部的要先學懂弄通,不僅要讓大家種出‘金果果’,更要用法律把它守得牢牢的!”身為“法律明白人”的王雅村監督委主任用佤語說。綠蔭如蓋的堅果樹下,王雅村的“法律明白人”、駐村工作隊隊員、村組干部和勐卡中心法庭干警圍坐在一起,暢談法律知識,共話產業發展。

“老鄉!買化肥、農藥可不能圖便宜!”“雙語”法官一邊說一邊舉起普法手冊,“買農資產品要看包裝破沒破、標簽全不全、許可證號有沒有,這‘三看’一個都不能少!到規范商鋪購買正規化肥、農藥,產業安全才有保障。”駐村工作隊隊員補充道:“大家在施肥打藥時期一定要記住,購買農資產品的票據千萬要留好,包裝袋也別亂扔,這些都是咱們維權時的‘鐵證’!”

談到土地流轉,勐卡中心法庭干警耐心地解釋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流轉必須簽正規合同,價格怎么算、錢怎么付、年限是多久、土地用來做什么、到期怎么辦都要寫清楚。”村委會主任接過話茬說:“尤其是‘不準改變農業用途’,這一條一定要白紙黑字寫清楚,大家的土地權益才有保障。”

“雙語”法官還提醒道:“‘金果果’想變‘金豆豆’,還得靠規范合作。不管是訂單收購、托管種植,還是入股分紅,合同都要寫得明明白白。誰該做什么、能分多少,權責清晰,合作才能長遠共贏!”
從守護“金穗穗”的田間地頭,到呵護“金果果”的堅果樹下,普法小分隊用鄉音將枯燥的法律條文化作鄉親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實用知識,真正讓法治意識在豐收的田野上生根發芽。下一步,西盟縣法院將繼續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創新普法形式,護航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西盟縣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