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貴州省貴陽市,寒意漸濃,而在國家法官學院貴州分院的訓練場上,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11月初,一場關乎貴州全省法院安全防線的司法警察教官訓練正在緊張開展。這并非一次常規的業務培訓,而是貴州法院系統為鍛造司法鐵軍、筑牢安全屏障而實施的一項戰略性人才培養工程。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隊伍肩負著維護司法權威、保障審判安全的重要使命。面對新形勢下日益復雜的執法環境,貴州省高院法警總隊以“戰訓合一”為核心理念,推動司法警務訓練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為守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注入堅實力量。

開班儀式。
謀篇布局,下好全省訓練“一盤棋”
“這次培訓的調整,是基于對全省司法警務訓練現狀的深刻把握。”貴州省高院法警總隊總隊長寇徽介紹,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總隊作出關鍵決策:將原計劃一期舉辦的百人培訓班,創新拆分為“總隊精訓”與“支隊普訓”兩個階段。
這一“兩步走”部署體現了精準施策的訓練思路。首批30名由各支隊領導和骨干教官組成的種子選手,于11月2日至10日接受總隊集中精訓。隨后,各支隊將在11月10日至12月底,組織后續80名人員的延伸培訓。
“層層遞進的培訓體系,既保證了訓練標準的高度統一,又實現了培訓內容的全域覆蓋。”寇徽強調,“我們不僅要培養能打仗的兵,更要培養會帶兵的將。首批集訓重在立標準、樹標桿,后續延伸培訓則要確保實戰技能全員覆蓋,推動培訓效果真正落地生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訓練體系的創新還體現在內容的系統性設計上。從風險識別到技能掌握,從單兵作戰到團隊協同,培訓內容環環相扣,形成完整的訓練鏈條,為參訓教官構建起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開展司法警察業務技能培訓。
聚焦實戰,鍛造能戰善教“硬功夫”
本次訓練最鮮明的特點,是一切圍繞“實戰”展開。記者注意到,課程安排徹底改變了以往理論灌輸為主的模式,代之以鮮活的風險洞察、技能錘煉與合成演練。
訓練場上,浙江警官職業學院郟孫勇教授正在演示徒手防衛與控制技術的要領。“手腕要穩,發力要準,既要有效控制,又要避免過度用力。”他一邊講解,一邊手把手糾正學員動作。這樣的場景在本次培訓中已成為常態。
“以往培訓重理論輕實踐,這次完全不一樣。”參訓教官普遍反映,課程設置的革新力度空前,真正實現了從“紙上談兵”到“沙場點兵”的轉變。
在風險防控課程中,貴州省高院立案庭副庭長吳寶林的授課令人印象深刻。他將抽象的涉訴信訪突發事件精準歸納為群體聚集類、人身沖突類、極端風險類等六大類型,并系統闡釋“源頭預防—風險排查—分類處置—善后處理”的閉環管理思路。針對貴州山區多民族聚居的特點,他創新提出“全員參與—全程防控—全域防控”的防控理念,為基層法庭安全風險防范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技能訓練環節更是亮點紛呈。從徒手防衛到警械使用,每個動作都需反復打磨。貴州警官學院教官高國豪在講授警械使用時強調:“依法是前提,安全是底線,有效是目標。”這一句話的要求,已成為參訓教官銘記于心的執法準則。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合成訓練模式的創新。培訓打破司法警察“關起門來搞訓練”的傳統,開創“以庭審為中心,法官指導、法警處置”的合成組訓新模式。學員們不僅要在真實庭審現場感受安保壓力,還需赴公安機關情報指揮中心觀摩學習。“這種跨部門、跨領域的訓練方式,極大拓寬了教官的視野和思路。”貴州省高院司法警察總隊副政委李靜坦言。

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
淬火成鋼,激發警務提升“新動能”
11月10日,經過8天全封閉、高強度的淬煉,首批30名“種子教官”圓滿完成培訓使命。培訓效果的輻射效應,正在貴州省司法警務系統中悄然顯現。
思想的統一是最顯著的收獲。“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刻認識到司法警察工作不僅要有力度,更要有溫度。”桐梓縣人民法院法警大隊副大隊長秦發明在分享體會時表示,要在執法中把握好底線原則與溫情服務的平衡,讓人民群眾在感受法律權威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司法的溫度。
這種認識的轉變,反映出參訓教官對司法警察職能內涵的更深層次理解。六盤水中院法警支隊副支隊長周海波也深有感觸:“從執法理論剖析到警務戰術推演,再到應急處置演練,這次培訓實現了課堂與崗位的無縫銜接。”
人才儲備的效益正持續釋放。這批核心教官返回崗位后,立即著手推動培訓成果轉化。他們根據本地實際,制定針對性訓練方案,將總隊的“標準餐”轉化為適合本地的“特色菜”。場景化教學、對抗性演練、合成化組訓——這些先進理念正隨著教官們的回歸,在全省各地落地生根。
“訓練的價值在于應用,培訓的生命在于轉化。”寇徽表示,“我們不僅要培養一批優秀教官,更要通過他們帶動全省司法警察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訓練有時,使命無期。如今,隨著首批“種子教官”回到各自崗位,一場以點帶面、輻射貴州全省的司法警務能力提升工程已全面啟動。在黔中大地的各個訓練場上,新的訓練熱潮正蓬勃興起。參訓教官將總隊的培訓理念與方法結合本地特色進行再創新、再發展,以專業與擔當為法治貴州筑牢最堅實的安全屏障,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力量。

司法警察旁聽庭審。
【記者手記】訓練場上加固司法安全防線
站在國家法官學院貴州分院的訓練場上,看著司法警察教官們一招一式地演練徒手防衛技術,我忽然理解了什么是“于細微處見真章”。
這次采訪,最打動我的不是宏大的培訓規模,而是那些充滿張力的訓練細節——郟孫勇教授為糾正一個動作反復示范的身影,高國豪教官強調“依法、安全、有效”時的凝重神情,還有參訓教官在庭審現場凝神觀察的專注目光。這些細節匯聚成的,正是貴州法院司法警察隊伍專業化建設的生動圖景。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司法警察的角色早已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站崗執勤,而是需要成為懂法律、精業務、善教學的復合型人才。此次培訓,始終貫穿著對“人”的關懷。桐梓縣人民法院法警大隊秦發明副大隊長談到“力度與溫度”的平衡時,我看到了一位基層法警對執法的深刻理解。這種理解,源于培訓中對執法理念的反復淬煉,源于對“為誰執法、如何執法”的持續思考。
采訪結束離開訓練場時,夕陽正好。隨著這批“種子教官”返回各自崗位,他們帶回去的不僅是技能和方法,更是一種標準和理念。訓練場上的汗水,終將轉化為守護公平正義的力量。在六盤水、在遵義、在銅仁……這些“種子”將帶動全省司法警務能力的整體提升。
我相信,這支正在淬煉中成長的司法警察鐵軍,必將為法治貴州建設筑牢最堅實的安全屏障,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力量。而這,正是這次培訓最深層的價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