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多部門高效化解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發揮法學專家等社會力量促成鄰地糾紛雙方握手言和,依托粵平安綜治中心業務系統等平臺及時發現企業欠薪隱患并提前介入處置……
近年來,惠州市惠陽區持續加強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不斷深化“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區、鎮(街)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和實體化運作,讓人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逐步成為現實。

惠陽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一站式”受理群眾訴求
嚴格對標
打造“一站式”解紛陣地
今年,位于淡水街道府東南街11-1號的惠陽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區綜治中心)正式運行。這座使用面積約1600平方米的4層建筑,劃分為引導受理、多元化解和指揮調度等功能區域,匯聚起強大的治理合力。
走進區綜治中心一樓,群眾最先看到的是位于正中間的“導引臺”。在工作人員指引下,群眾可根據辦事需求分類取號,并等候窗口辦理。
來到“導引臺”后方,法律咨詢、人社業務、訴訟服務、信訪業務等11個服務窗口依次排開,各業務部門派駐人員負責登記來訪群眾的每一個訴求,耐心解答群眾的每一個疑問。
同時,該中心一樓還科學設置了法學專家咨詢室、心理咨詢室、多元調解室等功能室,為群眾提供更精準有效的服務。

惠陽區法官進行“背對背”調解
“以前遇到問題,不知道找哪個部門解決?,F在到綜治中心,不僅有‘辦事指引’,還有這么多業務窗口,問題基本上都能一次性解決,真是太方便了!”在區綜治中心接待大廳,一位辦事群眾接受記者采訪時,由衷地表達自己的感觸。
記者了解到,為扎實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工作,惠陽區、鎮(街)黨委將該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及時解決人、財、物保障等問題。
同時,綜治中心不斷健全完善組織架構,按照“常駐+輪駐+隨駐”方式推動各方資源聚集,制定管理辦法、各職能部門事項清單等機制制度,進一步整合資源力量,推動政法、信訪、行業主管部門、社會力量等依法履職,形成合力,在法治軌道上實質化解矛盾糾紛。
“惠陽區現已完成對區一級和9個鎮(街)綜治中心的全面提檔升級,并逐漸形成‘黨委政府領導、黨委政法委牽頭主抓、各部門單位分工負責’的良好格局?!眳^綜治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
協同破局
構建多元聯動解紛體系
基層治理,獨木不成林?;蓐枀^在扎實完善縱向治理架構、切實發揮綜治中心樞紐作用的同時,還著重構建部門間橫向協同機制,由此形成了多元聯動解紛體系。
不久前,惠陽區三和街道一中職院校晚自習期間,多名學生因口角引發肢體沖突。涉事學生家長在當地派出所聚集后情緒激動、相互指責,存在矛盾激化升級等隱患。對此,派出所立即向街道綜治中心通報,請求介入調處。
接報后,三和街道綜治中心迅速啟動聯動響應機制,指派經驗豐富的調解員和屬地教育部門工作人員迅速趕赴現場,與派出所民警組成聯合調處小組,協同厘清沖突起因、涉事學生責任及家長核心訴求,并開展調解。
起初,考慮到各方家長情緒較為激動,調處小組采取“背對背”方式,分頭與各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耐心傾聽各自的擔憂,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情緒安撫和理性引導。待各方情緒初步平穩后,調處小組組織涉事學生及其家長進行面對面調解。
一方面,嚴肅指出學生行為的錯誤及潛在危害,引導學生深刻反省、相互道歉;另一方面,引導家長清醒認識自家孩子存在的錯誤,并告知過度指責他方過錯對問題解決無益,強調共同教育責任。
同時,巧妙設定“家長履行管教責任”環節,為相互致歉創造機會。最終,所有涉事學生互相誠懇道歉,大家達成和解,沖突一次性徹底解決。
像這樣多方協同推進的案例,在區綜治中心日常工作中屢見不鮮。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惠陽區、鎮(街)兩級綜治中心共參與調處、轉辦跟進各類矛盾糾紛1412宗,辦結1276宗,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周期平均縮短30%,化解率提高約11%,生動踐行了“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的重要目標,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惠陽區還建立了調解人才庫,吸納入駐部門調解力量,政法機關退休干部、社會組織骨干、行業骨干力量及鎮(街)人民調解員等融入中心。接下來,該區還將對入庫人員進行細化分類,推動專業調解人員發揮作用。

惠陽區沙田鎮成立首家“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
“惠陽區、鎮(街)綜治中心的高效統領、有效運轉,是惠州市一體化推進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生動例證?!?/p>
惠州市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惠州市將進一步健全平安法治一體化推進體制機制,堅持高位統籌謀劃,高標準、高水平打造各級綜治中心,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從“單兵作戰”向“多元共治”轉變,以高效能治理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