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各地圍繞“青春湘潮起法治伴我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主題,集中開展2025年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系列活動。從湘北到湘南,從校園講堂到“云端”課堂,從法治競賽到模擬法庭,一場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法治宣傳活動在三湘大地掀起學法熱潮。

2025年湖南省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省級主場活動現場。
今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宣傳教育法》正式頒布實施,該法將“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作為專章規定,明確要求普及青少年在家庭、學校、社會中所必需的法律知識,培育其守法意識、規則意識和防范能力。湖南以此為契機,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從“活動式”向“機制化”轉變,從“知識灌輸”向“素養培育”深化,構建起政府統籌、部門聯動、學校落實、社會協同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
聚焦實效,推動法治精神入心見行、落地生根
9月22日下午,在長沙市湘一史家坡學校舉辦的2025年湖南省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省級主場活動中,學生自編自導的情景劇上演了孩子與父母從誤解到理解的過程,法治教育融入青春敘事,引發共鳴。
天心區人民法院將真實庭審“搬”進中南林業科技大學,400余名大一新生“零距離”感受司法莊嚴;湖南高院組織長郡中學學生觀摩知識產權庭審,讓學生在案例中理解“商標權”“不正當競爭”等概念,樹立創新保護意識。
桂東縣司法局在芙蓉學校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法開展專題宣講,從強制報告制度到心理健康保護,從校園欺凌防控到日常生活場景,引導學生認識到“法律就在身邊”。

2025年湘潭市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活動現場,向學生代表贈送法治宣傳教育資料。
湘潭市于9月25日在第十二中學舉行宣傳周暨“開學法治第一課”“百名律師公益普法進校園”活動,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忠威出席?;顒酉驅W生代表贈送法律閱讀書籍與“法治文具”,教師姜夢露以《信仰“賡”續·熔鑄法治防護盾》為題作“開學法治第一課”首場宣講,推動法治精神融入青少年成長歷程。
法治宣傳教育法強調,要“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湖南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不僅注重知識傳遞,更注重價值引領和行為塑造,推動法治從“知識體系”向“信仰體系”轉化,從“被動遵守”向“主動踐行”升華。
下一步,湖南將推動法治教育從傳統化向智慧化轉變,繼續推廣“云端普法”“融媒普法”“智慧法庭”等新型普法方式,打造“指尖上的法治課堂”,提升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同時加快構建“法治+心理”雙驅動育人機制,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讓法治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讓法治陽光照亮每一個青春夢想。
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成長的“必修課”,也是法治湖南建設的“基礎工程”。在法治宣傳教育法的引領下,湖南正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更活的形式,筑牢青春法治防線,為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創新形式,推動法治教育從“宣傳周”向“常態化”轉變
“同學們,如果有人通過網絡向你索要個人信息,該怎么辦?”在滄水鋪司法所開展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活動中,司法所干部以典型案例剖析、法律知識競賽等形式,讓5000余名師生在互動中增強法治觀念。
這樣的場景,在全省多地同步上演。在沅江市城南實驗學校,法治副校長化身“故事講師”,通過“法治故事會+開心大闖關”的形式,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法律知識融入生活故事,讓孩子們在聽故事、答問題中理解法律的意義。

郴州市桂東縣司法局工作人員向學生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永州市司法局組織法治副校長、普法宣傳員走進映山小學,通過情景模擬、趣味測試、角色扮演、播放電影片段等方式開展互動教學,并設置趣味有獎答題環節,選取《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相關內容共30道問答題,鼓勵同學們踴躍參與,贏取法治盲盒禮品,以“以賽促學”“趣味課堂”等新模式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發展。
法治宣傳教育法強調,普法工作要“針對不同群體的特點和需求,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湖南各地積極探索“普法+情景劇”“普法+競賽”“普法+展覽”等模式,推動法治教育從“單向灌輸”走向“雙向互動”,讓法律知識不再是枯燥的條文,而是青少年看得懂、聽得進、用得上的“生活指南”。
下一步,湖南將推動法治教育從活動化向常態化轉變,通過法治副校長履職常態化、課程設置系統化、評價機制科學化,實現法治教育貫穿學業全過程。漆河司法所、祁陽市司法局等地已明確表示,將繼續創新宣傳模式,推動法治副校長履行職責,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融合資源,構建“家校社司”協同育人長效機制
“我們要成為家庭的普法小使者!”在沅江市城南實驗學校的活動尾聲,孩子們接過普法筆記本和宣傳冊,信心滿滿地說道。
這正是湖南推動“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協同育人的一個縮影。在辰溪縣,縣司法局與博雅實驗學校聯合推出“云端普法”課堂,通過微博、微信、抖音等多平臺同步直播,實現“一班上課、千屏共享”。家長、學生、網友通過彈幕提問,宣傳員實時答疑,打造“普法+融媒”新范式。

益陽市資陽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走進校園紅領巾廣播站開展法治宣傳。
永定區人民法院則通過“荷花講堂”進校園、關愛回訪、電話普法等方式,將司法服務延伸至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家庭,強化家長的監護責任與法治意識,實現“判后關懷”與“事前預防”相結合。
益陽市于9月26日在專門學校舉行宣傳周啟動活動,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團市委共同主辦,沅江市教育局、司法局及專門學校承辦?;顒釉趪杪曋虚_幕,領導向學生代表贈送法治教育書籍,全體學生莊嚴宣誓“把法治刻進心里,讓守法成為習慣”。市強戒所民警開展禁毒宣講,發放宣傳冊,提升學生識毒防毒拒毒能力。參加活動的有關領導表示,將繼續攜手學校與家庭,共同守護青少年成長。
法治宣傳教育法明確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家庭應當加強協同配合”,共同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湖南各地通過法治副校長制度、部門聯動機制、家校共育平臺等,整合司法、教育、團委、公安、檢察、法院等多方力量,形成法治教育的合力。
下一步,湖南將繼續深化“家校社司”協同機制,推動法治教育從碎片化向體系化轉變,構建涵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湖南省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條例》等內容的法治教育課程體系,實現學段銜接、內容遞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