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首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于2022年7月正式通航,是湖北打造國內大循環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的重要支撐。
為破解警力覆蓋難、風險預判遲滯等痛點,鄂州公安以“智慧賦能、精準治理”為引領,精心打造覆蓋機場全域的“智慧交管”體系,交通管理實現從被動響應邁向主動預防,從經驗判斷走向數據驅動,為每趟航班的平安起降保駕護航。
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花湖國際機場交通事故違法率同比下降37%。
精準預警
8月13日16時許,鄂州市民張先生將車停在花湖國際機場的機場大道。
1分鐘后,他接到手機短信提醒,稱其機動車在機場大道違法停放,請立即駛離,超過10分鐘將進行處罰。張先生立即將車駛離。

依托智慧交管平臺預判潛在風險
“這得益于交通監控系統的動態提醒功能。”鄂州市公安局花湖國際機場分局交通管理大隊教導員李剛介紹說,該功能實現入場提示、智能抓拍與動態提醒聯動,通過視頻分析自動識別可能超時車輛,后臺及時向車主推送手機短信提醒。
據了解,花湖國際機場智慧交管的核心,是一張由高清攝像頭與5G+北斗定位終端共同織就的覆蓋全機場及周邊50平方公里的“智能數據感知網”。這張“網”不僅能精準識別來往車輛,甚至能預判潛在風險。
通過智慧交管系統精準預警和前置干預,潛在事故隱患得以及時消除。今年以來,花湖國際機場交通事故發生率特別是夜間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
科學施策
走進花湖國際機場公安分局“情指行”一體化合成作戰中心交通崗,大屏上實時滾動播放機場交通路況。
花湖國際機場公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隊副大隊長潘小剛通過交通綜合管控平臺,對重點路段交通運行情況實時監測,并依托電子警察、對講機等遠程調度,引導精準布警用警。
據了解,鄂州公安現已在花湖國際機場建成道路監控系統、集成指揮平臺、執法記錄儀大數據平臺和智慧交管平臺,涉及視頻巡查和指揮調度、交通違法整治和事故處理、研判道路交通信息等諸多方面。

交通崗民輔警開展視頻巡查
“通過智慧研判、科學施策,警力投向更高效,智管效能進一步釋放。”潘小剛介紹說,他們在交通綜合管控平臺鎖定的違法高發時段與路段,部署開展高頻次的“短平快”突擊整治;針對夜間疲勞駕駛、超速、違停等突出問題,組織專項夜查行動。
在智慧交管系統預測的高風險天氣來臨前,花湖國際機場公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隊則會提前啟動應急預案,加強重點路段值守,確保勤務部署科學高效。
協同共治
在花湖國際機場,網約車統一進入電子圍欄停車場接單,秩序井然。“以前,車流高峰期時,司機往往會集中選擇距離航站樓較近的一條通道接單,影響整體通行效率。”李剛說。
自今年6月開始,鄂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機場中隊、花湖國際機場公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隊、花湖國際機場有限公司空港服務公司等聯手整治機場網約車運輸市場,組織各家網約車經營平臺在機場指定網約車停車場設置電子圍欄,平臺所屬“雙證”合規網約車在電子圍欄停車場內停車接單。

機場交警引導司機規范停車
對抱有僥幸心理的非法營運網約車司機,花湖國際機場分局交通管理大隊則聯合交通執法、機場安保等部門,通過分析網約車平臺數據,進行精準識別打擊。
在多部門協同共治下,花湖國際機場周邊主干道及航站樓前亂停亂放、私下“攬客喊客”等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鄂州公安嚴格執法的同時,堅持管理與服務并重,對初次輕微違法的駕駛員進行安全教育并贈送反光標識。
“既有警示,也有提醒,滿滿的人情味,為鄂州交警點贊!”8月11日,鄂州市民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稱,不久前她收到交警部門發來的提醒短信,告知其駕車通過花湖國際機場一處有燈控路口時,未按所需行進方向駛入導向車道,由于屬首次輕微違法,僅對其短信警告。
今年以來,花湖國際機場公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隊通過“首違不罰”累計教育引導1200余人次,群眾滿意率達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