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18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了解了“漳州110”為民服務的感人事跡后,提筆寫下“人民的保護神”六字感言。因業績突出,1997年,“漳州110”被國務院授予“人民的110”榮譽稱號,2021年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29年來,“漳州110”始終牢記“人民的保護神”殷殷囑托,感恩奮進、接續奮斗,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把“再快一秒”作為工作目標,把“更快更靈”作為永恒追求,不斷推進“漳州110”警務機制的創新與發展,把“人民的110”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舉得更高。
“漳州110”是漳州市公安局漳州110支隊的簡稱。“‘漳州110’紅袖標不僅是醒目的標識,更是融入血脈的警隊傳承,象征著人群中安心的守護,詮釋著‘人民的保護神’的深刻內涵。”
9月18日,漳州市公安局漳州110支隊新入隊民警凝神肅立,支隊長洪森逐一將印有專屬編號的紅袖標,掛在新入隊民警的手臂上。簡樸而莊重的儀式一直延續至今,增強了每一位新隊員的職業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激勵隊員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智慧賦能走好改革之路
“喂,您好!漳州110,請講。”“收到!馬上到!”
“漳州110”是基層警務改革的探索者、先行者。1990年引領全國建立110報警服務臺快速反應機制,實現了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服務群眾功能的有效整合,不斷在“快”字上做文章。
從初創時期實行不脫衣、不脫褲、不脫襪的值班民警“三不脫”制度,到如今接處警5分鐘到場率、現場調處率始終保持高位,“漳州110”快速服務人民群眾的背后,是勤務機制的不斷轉型升級。

29年來,“漳州110”從建隊之初的7個人3支槍,發展到現在270余名民警輔警,歷經多次建制番號變遷和隊伍勤務改革,先后實行“接處一體”“巡處一體”“巡指分離”“兩區一體”“三警合一”“四警四化”等重大警務改革,全力推動警務效能全面提升,實現打擊防控更快更靈、服務保障更優更強。
7月17日,第6號臺風“韋帕”來勢兇猛,漳州市遭遇暴雨到大暴雨,多地出現嚴重積水。

“水太大了,家里的老人出不來。”當天17時許,“漳州110”接到群眾求助,稱薌城區南坑街道古塘村道路積水嚴重,有一名老人被困在家中。民警立即攜帶救援設備火速趕到現場,只見老人正蜷縮在家中高處,積水已淹至腰部。民警迅速上前,將老人背起,小心翼翼地將其轉移至安全區域。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漳州110’。”這句漳州群眾的口頭禪,表達了群眾與“漳州110”濃濃的警民魚水情。

“漳州110”始終堅守“人民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人民的滿意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的初心,建立精細化巡邏接處警機制,最大限度追求“再快一秒”。他們聚焦改革創新,漳州市公安局將情報指揮中心指揮調度大隊納入“漳州110”隊伍,推動實現接處警全鏈條“再快一秒”;深化拓展應用互聯網等多維接警模式,推動報警方式向多元化、可視化方向發展;優化110與12345平臺非警務警情分流機制,做實社會聯動服務。
立體巡防實現“再快一秒”
今年5月的一天,“漳州110”路面警組接漳州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指令,有一團伙在省外實施盜竊后潛逃至漳州。“漳州110”迅速展開行動,警組兵分三路,撲向嫌疑人可能落腳的居民小區,并組織空地協同排查。
“趴下!全部趴下!”經過半小時的緊張工作,警航組傳來關鍵線索,抓捕組全副武裝,迅速將4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創新合成化高效協同機制,最高效率實現“快破快挽”。
近年來,“漳州110”加強與市公安局情報指揮、刑偵等警種部門融合運作,形成情報、研判、預警、指揮、處置、反饋、評估工作閉環;聯合支撐快研判,實時共享信息,快速采集上傳線索,全鏈條貫通警情處置各環節,為快速鎖定嫌疑人提供支撐;細化責任分工,集中優勢警力快速實施抓捕,協同警種部門、派出所等聯合處置;深挖固定證據、斬斷銷贓鏈條,并建立重案必研、閉環落打、要案復盤等機制,最大限度挽回群眾損失。

9月3日晚,初秋的漳州古城,游人如織。
在這片熱鬧與歡騰之中,人群中傳來急切的呼喊聲。正在巡邏的“漳州110”九中隊民警循聲查看、確認情況,立即出動警用無人機高空喊話,有序疏散游客;警用機器狗穿過人群,精準找到傷者位置。民警為傷者初步檢查,緊急救助,不一會兒,傷者逐漸恢復意識。救護車趕到現場,將其送到醫院進一步治療。

融警于景,護民安寧。為進一步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漳州110”建立警情定期分析、閉環化解機制,加強與派出所、“社區(鄉村)110”防控合作,落實定點執勤、巡防、人員密集區域防范;建立“無人機+”支援模式,完善巡警守面、特警駐點、PTU武裝巡邏的“巡特融合”協同機制,強化與藍天、曙光救援隊聯動,打造“全域110”立體巡防體系。
探索打造特色研學之旅
“這根竹竿,是在90年代初,‘漳州110’為了出警再快一秒豎立的,值班備勤民警從三樓滑竿而下,以最快速度趕赴報警地點。”4月24日,“漳州110”少年警校孩子們走進“漳州110”忠誠館,傾聽講解,感悟“漳州110”忠誠使命、守護安寧的光輝歷史。

近年來,漳州市公安局突出“對黨忠誠”政治屬性,全方位提升“漳州110”品牌的集群效應,打造“一法一校兩基地,三館三園四中心”創新格局,升級改造“漳州110”忠誠館,建成原址館、傳承館,打造成為民警入黨入警、晉職晉銜等重要節點的鑄魂陣地,通過豐富的歷史資料、生動的圖文展示及實物陳列,全鏈條、多維度呈現“漳州110”創立、改革、發展歷程,成為全國各地、社會各界學習參觀“漳州110”的重要場所。
不僅如此,漳州市公安局探索打造“漳州110”研學路線,聚焦青少年、高校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爭取多方支持,成立“漳州110”少年警校,全力打造寓學于行、寓教于樂的綜合教育實踐平臺,并聯合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福建警察學院等高校,研發“漳州110”精品課程,讓研學走進高校領域、助推青少年健康成長。

為了不斷增強研學參與感、體驗感,漳州市公安局積極打造互動式、情景式研學體驗,創新推出觀摩“漳州110”崗前交接儀式、聆聽“漳州110”錦旗故事、體驗“漳州110”榮譽日活動等特色項目,讓青少年們沉浸式體驗“漳州110”的為民故事。
“我們將始終牢記‘人民的保護神’殷殷囑托,以完善‘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牽引,探索建立‘無人機+’接處警模式,升級‘全域110’巡防體系,實現接處警全鏈條‘再快一秒’,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矢志不渝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永當‘人民的保護神’。”漳州市公安局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