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撫遠市委政法委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基層治理痛點難點,創新構建“抓、提、創、聚”四字工作體系,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從“末端處置”向“源頭預防”轉變。今年以來,撫遠市綜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糾紛609件,化解598件,化解率達98.2%。
三級聯動抓條線
激發基層治理新效能
創新“三級聯動”工作機制,縣級層面部署推動,建立政法委書記牽頭抓總的綜治中心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全域治理資源;鄉鎮層面進一步細化落實,依托網格整合管理單元、明確責任分工,提升治理精細化水平;村(社區)層面選優配強調解隊伍,筑牢矛盾糾紛化解第一道防線。工作開展以來,統籌化解重大矛盾152件,就地化解矛盾486件,隱患主動發現率同比提升40%,推動調解力量下沉至全市195個網格,覆蓋群眾9.7萬人。同步創新開展“‘楓橋經驗’進基層”行動,將矛盾糾紛調解實務納入基層干部必修課程。年初以來,累計開展專題培訓7場次,覆蓋基層干部156人次。
優化機制提質效
構筑多元解紛新模式
以綜治中心為樞紐,整合法院、檢察、公安、司法、信訪、勞動仲裁等6個常駐部門,聯動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中心、烏蘇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最東調解工作室、涉外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行業調解組織,創新建立“1+6+N”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有效破解跨部門協同梗阻和行業調解資源分散難題。今年6月以來,運用該機制妥善處置化解矛盾糾紛13件。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難題,聯合人社、工會等5部門成立集咨詢疏導、糾紛調解、勞動仲裁和法律援助為一體的新業態調解中心,建立“半小時響應、三日辦結”快速調處機制,今年6月以來,成功化解農民工勞資糾紛等案件6件,挽回群眾損失17.8萬元。創新“三級聯調”工作法,對簡易矛盾糾紛由責任單位現場調處,復雜矛盾糾紛啟動“法官+調解員+律師”聯合調解,重大疑難案件實行縣鄉聯動攻堅。今年以來,累計分流處置矛盾糾紛53件,其中簡易矛盾糾紛現場化解41件,聯合調解攻堅疑難案件12件,挽損21.6萬元,群眾滿意率達100%。
聚焦優勢創特色
打造涉外服務新品牌
立足邊境口岸區域特點,堅持涉外服務“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建立中俄消費者維權服務站6家,配備調解室4個、涉外法律服務窗口2個、俄語翻譯和調解員7名,全面開通12345俄語專線,并提供7×24小時涉外法律服務。今年以來,累計調解涉外糾紛3件、辦理涉外公證27件。結合全省2025年“一城一特色·法治邊疆行”活動部署,將法治元素嵌入旅游、貿易全鏈條,深入開展邊境貿易區普法、中俄法律互鑒交流?;顒悠陂g,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受理咨詢126人次。同時,舉辦涉外法治與民商事糾紛多元化解研討會,與黑龍江大學法學院簽署《合作共建協議》,涉外法律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群眾參與聚合力
形成共建共治新格局
打造群眾參與的矛調隊伍,創新“楓橋積分”工作機制,通過積分管理激發群眾在矛盾調解、法律宣傳等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撫遠市別拉洪鄉民豐村推行“銀齡微積分”制度,按“調解一件記50積分、調解成功的記100積分”統一管理。截至目前,該村126戶村民全員參與,累計發放積分3.6萬,可兌換價值3.6萬元的生活用品;村內環境衛生由15名老人分區包干,回收農藥廢棄物700余袋,做到村內事務村民管理。同步吸納退休法官、教師等專業人士35名,組建“社區能人庫”,今年以來,調解矛盾糾紛58起,成功率達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