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權威訪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訪中央政法委秘書長訚柏
本報記者 亓玉昆《人民日報》(2025年11月20日 第 02 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事關事業興旺發達、事關人民美好生活、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作出部署。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央政法委秘書長訚柏。
新時代平安中國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記者:如何認識新時代平安中國建設取得的成就?
訚柏: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也是重要保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政法機關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總體國家安全觀,推動平安中國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為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作出了應有貢獻。
一是國家安全的根基更加鞏固。著力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推動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有力確保了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大活動、重要節點安全,全國連續8年多沒有發生暴恐案事件,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連續17年整體穩定,夯實了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
二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更加堅實。信訪總量持續下降,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黨的二十大以來,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全國99.9%的縣級行政單位建成并運行綜治中心,實現了解決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綜治中心化解矛盾糾紛633.4萬件,成功率96.6%,成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載體。抓好特殊群體服務管理,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數、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1.9%、4.9%,連續多年走高后首次“雙下降”。
三是社會治安持續穩中向好。我國是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2024年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25.7%、創本世紀以來最低,2025年上半年又同比下降11.6%。我國是命案發案率最低、破案率最高的國家之一,2024年每10萬人命案發生數0.44起,破案率99.94%。我國是槍爆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2024年持槍、爆炸犯罪案件數同比下降37.5%。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平安”成為我國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
四是公平正義保障更加有力。深化政法領域改革,推動執法司法質效不斷提升,全國兩會上“兩高”報告贊成率連創歷史新高。黨的二十大以來,堅持寬嚴相濟、懲防并舉,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依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深化醉駕依法治理,贏得人民群眾贊譽和支持。其中,2024年全國醉駕刑事立案數同比下降54.2%,同期涉酒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4.9%,在維護法治統一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社會對立面。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記者:政法機關如何立足職能推動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建設?
訚柏: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了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目標和重點任務,我們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總體國家安全觀,通過“四個聚焦”,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以高水平法治服務高質量發展。
聚焦國家更加安全,把捍衛政治安全擺在首位,加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完善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體制機制,推動落實國家安全責任制、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提高防范應對涉政、涉疆涉藏、暴力恐怖等案事件能力。立足政法職能加強反制裁、反干預、反“長臂管轄”斗爭,深化國際執法安全合作,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
聚焦社會更加有序,堅持標本兼治,完善公共安全體系。一方面強化“懲”的震懾,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進一步提高打擊治理涉黑涉惡、電信網絡詐騙、跨境犯罪等水平,提升刑罰執行質效。一方面筑牢“防”的屏障,深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體系和能力建設,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扭住經濟金融、房產物業、勞動關系等重點領域,推動風險防控關口前移。
聚焦治理更加有效,發揮政法職能,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營造全社會崇尚法治、恪守規則、尊重契約、維護公正的良好環境。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預防、立足調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層,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越是疑難復雜問題,越是重大緊急情況,越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分析解決,以法律關系的確定維護社會的穩定。
聚焦人民更加滿意,依法嚴厲打擊危害公共安全、電信網絡詐騙、毒品犯罪、拐賣婦女兒童等違法犯罪,堅決懲治犯罪、保護人民。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確保人民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推進政法工作數字化平臺建設,強化跨部門執法司法協同和監督,健全國家執行體制,完善司法公正實現和評價機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代政法鐵軍,為平安中國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記者:政法隊伍在平安中國建設中肩負重要使命,如何加強自身建設,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訚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平安中國建設的根本保證。政法隊伍要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使命,必須將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以鍛造新時代政法鐵軍的新成效保障完成好新征程新使命。
筑牢政治忠誠。把“兩個維護”作為政治大節來恪守、作為根本政治責任來履行、作為最重要的政治紀律來遵守,把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落到實處。思想上,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體政法干警頭腦。2024年我們首次實現了政法系統政治輪訓全覆蓋,下一步要研究健全常態化培訓特別是基本培訓制度,不斷筑牢對黨忠誠的思想根基。行動上,要完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督辦落實機制,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制度上,要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請示報告制度、政治監督制度,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確保政法系統步調一致、令行禁止。
深化正風肅紀反腐。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持之以恒糾“四風”樹新風,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保持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政治堅定,以從嚴監督執紀保持“不敢”的震懾,以健全執法司法權力制約監督機制扎牢“不能”的籠子,以響鼓重錘、警鐘長鳴培養“不想”的自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
加強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政法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加強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全面增強履職本領,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加強政法機關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著力提升政法領導干部和廣大干警政治能力、依法辦事能力,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分析問題,善于在法治軌道上謀劃和推進工作,更好把履職擔當的堅定意志轉化為推動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建設的實際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