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第一師阿拉爾市:“四維共治”賦能基層治理 構建全域覆蓋“15分鐘法治服務圈”
    時間:2025-07-03 10:29來源:兵團長安網責任編輯: 安羽

    “從矛盾調解到惠民服務,現在不出連隊都能解決!”如今,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這樣的基層治理新氣象讓職工群眾交口稱贊。

    近年來,第一師阿拉爾市創新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網格服務+法治宣傳+村民議事+科技賦能”四維一體治理模式,讓組織扎根一線、服務直達基層、問題就地化解,繪就基層治理嶄新篇章。

    網格化——織密基層治理“幸福網格”

    “太感謝你們了,通過調解終于把我們的工資要回來了。”近日,在一師十二團綜治中心,來自四川的闞大哥高興地說道。

    他和另外15名農民工領到了被拖欠的工資,共計9.86萬元。這得益于“司法+綜治”的聯動機制,司法所入駐綜治中心網格,讓專業調解服務直達基層末梢,矛盾糾紛被快速解決。

    該師市著力構建“綜治中心統籌、多部門協同”的基層治理新格局,通過整合司法行政、公安、民政等資源,推動1936名專兼職調解員、1716名“法律明白人”、30名黨員律師等專業力量下沉網格,打造20個公共法律服務站和206個工作室,構建起全域覆蓋的“15分鐘法治服務圈”。同時,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樞紐作用,建立“黨支部+派出所+司法所+婦聯+民政”的聯調聯動機制,形成“問題聯治、矛盾聯調、平安聯創”的工作合力。

    今年以來,通過綜治中心網格化治理模式,該團化解各類糾紛30余起,實現“小事不出連、大事不出團”,切實筑牢基層治理防線。

    法賦能——多元治理激活“一池春水”

    “張大爺,這個‘高收益理財’是騙局!”在金銀川街道綜治中心,普法志愿者正為老人們揭秘詐騙新套路。這樣的“銀發反詐課堂”已成為該師市各團場一項常態化活動,通過宣傳講解、案例剖析等接地氣的方式,讓防詐知識入腦入心。

    “現在遇到可疑信息,我們都會多留個心眼。”李奶奶的話道出了宣傳實效。

    該師市在普法與調解工作上不斷推陳出新。

    借“法治大培訓”契機,該師市打造別具一格的“講、唱、演、研、問、獎”六維普法矩陣。一方面定制“訂單式”普法清單,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實現靶向送法。另一方面,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細致梳理出30余項群眾的法治需求,創作普法順口溜、快板、小品、詩畫舞等文藝宣傳節目100多個,開展“法治文藝進基層”等專項活動50場次,組織普法宣傳活動400余場,參與群眾16萬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2萬份,實現法治宣傳“入心入耳”。

    在矛盾調解領域,該師市整合司法、信訪等資源,建立“1+4+N”調解機制(1個綜治中心統籌,4支專業隊伍支撐,N個網格聯動),組建150人的專家調解庫覆蓋20余個專業領域,通過“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三級排查機制,2025年截至目前,累計調解糾紛3255件,成功率99.72%,涉案金額1.82億元,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中心”。

    議事臺——激發居民自治“內生動力”

    走進十六團塔河源景區,孩童的歡笑聲在秋千上蕩漾。這個昔日的普通連隊,如今已成為網紅打卡地。隨著該團鄉村游火爆“出圈”,老百姓的腰包也越來越鼓,而這些喜人的變化都離不開居民自治平臺的搭建。

    “從項目規劃到糾紛調解,大伙兒都能參與,議事平臺讓居民從‘旁觀者’變成了‘當家人’。”居民李大姐如是說。

    在創建“生態旅游名鎮”過程中,十六團依托“有事好商量”“援法議事”平臺,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科學論證旅游項目引進方案,實現了鄉村旅游與基層治理的良性互動。

    近日,在九團13連,“紅黃黑榜”評議正在火熱進行。

    “上月我家上了紅榜,這月要繼續保持!”職工老王干勁十足。

    該團通過“百姓說事”“庭院議事”等特色平臺,連隊先后解決了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等多項民生實事,還捧回了“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

    “現在辦事有地方說,說了有人聽,聽了能解決。”退休職工王長坡感慨道,這種自治模式不僅提高了連隊治理的效率,也極大地增強職工群眾之間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從旅游發展到小區建設,一個個“小平臺”撬動治理“大格局”,實現了基層治理成效提質升級。

    暖心站——科技賦能筑牢“治理根基”

    近日,阿拉爾市綠地陽光小區居民杜女士通過綜治平臺反映,門口的窨井蓋松動,存在安全隱患。

    接到訴求后,社區工作人員立即聯系相關部門,迅速排查并完成整改,消除安全隱患。

    從反映問題到解決問題,整個過程高效順暢,贏得居民的點贊:“反應迅速,處置快捷有效!”

    該師市通過推行“互聯網+”工作新模式,建立線上調解室,智慧法庭、智慧司法等為群眾鋪設“依法、便民、高效”社會治理“快車道”;構建符合轄區實際的“1+4+1”基層智治平臺,大數據分析自動流轉、精準推送問題,大大簡化群眾訴求解決和咨詢流程,跑出了矛盾化解“加速度”。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