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警徽閃耀促和諧 民族團結花盛開——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公安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紀實
    時間:2025-03-25 09:35來源:青海法治報責任編輯: 安羽

    民族團結是和諧發展的基石。海東市平安區公安局深刻領會這一要義,積極探索、勇于實踐,自“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將民族團結工作巧妙融入矛盾糾紛化解的全過程,以實際行動筑牢民族和睦、社會穩定的堅固防線。

    宣傳教育

    文化共融 夯實思想根基

    文化是連接民族情感的橋梁。在日常工作中,平安區公安局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活動,組織民警、輔警深入社區、學校、企業等場所,通過舉辦主題講座、發放宣傳資料、開展文藝演出等形式,廣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規以及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目前正值齋月期間,連日來,社區民警、輔警根據少數民族群眾飲食作息時間,調整走街入戶時間,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出發,表達對他們習俗的尊重。在交談中,民警、輔警更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通過近距離交流,不僅讓少數民族群眾感受到被重視,也為后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同時,積極推動民族文化交流互鑒活動。鼓勵民警、輔警學習少數民族語言和風俗習慣,增進與少數民族群眾的溝通交流。在處理涉及少數民族群眾的事務時,民警、輔警用少數民族語言打個招呼,瞬間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為矛盾糾紛的順利化解打下了良好基礎。沙溝鄉派出所教導員李梅英處理一起鄰里糾紛時,面對情緒激動的少數民族群眾,她用熟練的少數民族語言跟對方打招呼,耐心傾聽訴求,最終成功調解了糾紛。當事人感慨地說:“沒想到警察同志還精通少數民族語言,感覺特別親切,我們愿意配合解決問題。”

    平安區公安局各大防區社區警務隊民警、輔警注重挖掘和弘揚各民族文化中關于和諧、團結、互助的價值觀念,并將其融入矛盾糾紛調解工作中。在調解過程中,巧妙運用這些文化元素,引導當事人從民族傳統美德的角度思考問題,以和為貴,互諒互讓。在一次涉及不同民族的日常糾紛調解中,石灰窯派出所教導員昂毛引用各民族文化中都強調的誠信、友善理念,勸解雙方當事人。經過耐心細致地工作,雙方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達成了和解協議,不僅解決了糾紛,還增進了彼此的友誼。

    矛盾排查

    機制創新 構建多元化解體系

    為了實現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矛盾糾紛化解有機融合,平安區公安局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構建起多元化解體系,提高矛盾糾紛化解的效率和質量。

    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預警機制。定期組織民警、輔警深入轄區開展拉網式排查,及時發現各類矛盾糾紛隱患。充分利用科學動態管理方法,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進行分類登記、動態跟蹤和分析研判。對于可能引發重大矛盾糾紛的風險點,提前發出預警,制定應對措施。例如,在一次排查中,三合派出所民警、輔警發現某建筑工地工人之間因宿舍分配問題產生分歧,雙方當事人情緒激動,存在引發沖突的風險。派出所迅速啟動預警機制,組織鄉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管理人員介入,及時了解情況,協調各方進行溝通協商,最終妥善解決了問題,避免了矛盾的升級。

    完善多元調解聯動機制。與司法行政部門、鄉鎮政府、婦女聯合會、律師事務所等建立合作關系,整合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等多種調解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參與矛盾糾紛調解。對于一般性矛盾糾紛,由社區民警、輔警聯合鄉(鎮)政府人民調解組織進行調解;涉及專業性較強的問題,邀請相關行政部門和行業專家參與調解;對于調解不成的,引導當事人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在處理一起涉及家庭矛盾糾紛時,平安派出所聯合婦聯、律師事務所和社區工作人員,組成調解小組,充分聽取各方意見,依據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制定了合理的解決方案。經過多次協商調解,最終化解了這起感情糾紛,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贊譽。

    宣傳教育

    暖心服務 踐行警民一家親

    平安區公安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暖心服務貫穿于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和矛盾糾紛化解的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警民一家親的理念。

    開通少數民族群眾服務綠色通道。在公安機關的辦事窗口,設立少數民族群眾服務綠色通道,安排熟悉少數民族語言的工作人員,為少數民族群眾提供咨詢和引導服務。同時,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一名藏族群眾在辦理身份證時,由于對流程不熟悉,加上語言溝通障礙,顯得十分焦急。窗口工作人員卓瑪主動上前,用流利的藏語為他詳細講解辦理流程,并協助他準備相關材料,很快為他辦理好了身份證。群眾對卓瑪的熱情服務贊不絕口,他說:“沒想到在這里辦事這么方便,警察同志的服務太貼心了?!?/p>

    開展“警民共建”活動。平安區公安局與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社區、學校、企業等開展“警民共建”活動,共同維護社會治安,促進民族團結。組織民警、輔警走進學校,開展法治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民族團結意識。與企業合作,建立治安聯防機制,共同防范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在轄區很多鄉鎮小學,交警大隊宣講員馬軍定期為同學們上交通安全課,通過生動有趣的案例,向同學們講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同時,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同學們把學到的知識帶回家,帶動家長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學校師生紛紛表示,通過“警民共建”活動,大家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感受到了警察的關愛,更加懂得了民族團結的珍貴。

    豐碩成果 譜寫和諧穩定新篇章

    通過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矛盾糾紛化解深度融合,平安區公安局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平安區公安局以“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為契機,以平安公安“平安結”品牌公安矛調室為依托,組織村警、義警、治安聯防員、志愿者等群體,聯合鄉鎮、村“兩委”班子成員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發揮他們熟悉鄉親、明晰鄉俗的優勢,全面起底矛盾糾紛風險防范,對仍然存在風險的聯合多方力量開展靶向調處,直至矛盾完全化解,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數量明顯下降。

    今年以來,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40起,回訪已化解矛盾糾紛62起、132人次,形成了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閉環。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呈現出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維護社會治安方面,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也為公安機關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各族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安防控,主動向公安機關提供線索,協助打擊違法犯罪活動。近年來,轄區內的刑事案件發案率逐年下降,破案率不斷提高,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展望未來,平安區公安局將繼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矛盾糾紛化解的融合,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機制,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為全區群眾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貢獻公安力量。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