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力量筑牢食藥安全防線
——昌都“食藥安全益路行”檢察公益訴訟監督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食藥安全關系千家萬戶的生命健康,保障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近期,昌都市檢察機關積極響應最高檢、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部署,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為引領,扎實推進“食藥安全益路行”檢察公益訴訟監督活動,為守護昌都食藥安全注入堅實法治力量。
聚焦民生“小訴求”
筑牢食品安全“大防線”
昌都市檢察機關始終將群眾呼聲作為行動號角。
有市民舉報,當地頗受歡迎的“俄洛橋”燒烤辣椒面竟無生產日期、無生產廠家信息、無質量合格證的“三無”產品,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問題。
昌都市人民檢察院接到舉報后,迅速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調查,與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磋商,推動在全市范圍內啟動專項治理。監管部門雷霆出擊,現場查扣問題辣椒面400余斤,組織開展從業人員培訓會,規范產品信息標注,并及時公布了10批次辣椒面抽檢結果。
此外,江達縣人民檢察院根據“益心為公”志愿者舉報線索,發現轄區多家蛋糕店使用羽毛、塑料等非食用裝飾品裝飾蛋糕,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遂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監管部門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昌都市檢察機關高度重視群眾舉報線索和群眾身邊的食品安全“小問題”,用扎實有效的公益訴訟檢察履職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讓“煙火氣”更有“安心味”。
劍指網絡餐飲“新隱患”
數字賦能守護“云端餐桌”
隨著外賣行業迅猛發展,食品安全問題隱患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堂食餐飲銷售,互聯網平臺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同樣不容小覷。
昌都市檢察機關應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以數字賦能法律監督,積極摸排新業態領域食品安全線索。經摸排,市人民檢察院發現類烏齊縣、貢覺縣、邊壩縣等轄區內存在外賣平臺未依法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等亂象,遂將線索逐一交辦。基層檢察院針對上述問題立案7件,制發檢察建議6件、開展磋商1件。經督促,行政機關約談“某外賣”“某優選”等網絡餐飲平臺相關負責人,排查平臺內入網餐飲提供者912家,責令313家證照缺失商家重新審核上傳資質,清理下架嚴重違規商家8戶,5戶門面牌照與證件名稱不一致的商戶被責令停業整改,為“指尖上的美食”加裝安全鎖。
緊盯醫療領域“關鍵點”
規范醫療器械“全鏈條”
醫療器械安全直接關乎生命健康。昌都市檢察機關主動出擊,對轄區內醫療器械使用和售賣情況進行深入排查,并辦理案件督促規范管理醫療器械,消除醫療安全隱患。
丁青縣人民檢察院在走訪調查中發現,轄區內部分醫療機構正在使用的血壓計應當依法進行強制檢定,但未能提供相關檢定信息,可能導致血壓測量數據失準,進而引發診斷錯誤等后果,該院遂向計量監管部門、藥品監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經監督,相關部門建立完善醫療機構計量管理制度,相關儀器已停止使用,并納入統一檢定臺賬。
江達、貢覺、八宿等地檢察院針對轄區內美妝店在無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和備案的情況下,售賣第三類醫療器械隱形眼鏡和第二類醫療器械醫用敷料產品等問題開展監督,督促監管部門作出罰沒的行政處罰,提高經營者合規經營意識,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芒康縣人民檢察院針對藥品零售店執業醫師“掛證”問題,向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治理潛在醫療事故風險。
據悉,自“食藥安全益路行”檢察公益訴訟監督活動開展以來,昌都市檢察機關共查找食藥安全領域案件線索19件,立案18件,發出檢察建議12件,監督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下一步,昌都市檢察機關將持續深化“食藥安全益路行”檢察公益訴訟監督活動,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監督作用,以法治之力、檢察之力不斷筑牢食品藥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