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中國顓頊文化之鄉”的米易縣承載著深厚歷史底蘊。顓頊文化中“以民為本”“天人合一”“革故鼎新”的理念,與現代法治文明交相輝映。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檢察院從中汲取智慧,將古老文化精髓融入檢察實踐,孕育出特色鮮明的“檢守安寧”文化品牌,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法治建設中煥發新生,書寫著守護人民安寧、保護生態秀美、拱護共富建設的嶄新篇章。
護民安康
檢察溫情里的千年回響
在米易縣檢察院大廳,“和”字與“以人為本,和諧共贏”的服務理念,彰顯著顓頊民本思想的現代傳承。該院將這一文化精髓轉化為守護民生的生動實踐,在未成年人保護、特殊群體關懷、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展現檢察擔當。
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米易縣檢察院創新構建“一心兩翼六聯動”機制,善用“數字之智”破解保護難題,以“司法之暖”護航未成年人成長,打造“護‘未’安寧”共富場景,被納入全省檢察機關試點工作并推廣,經驗做法在四川省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會議暨社會支持體系建設推進會上作現場交流。該院“‘數字+陣地’織密鄉村未成年人保護網”的創新實踐入選全省第四批數字鄉村建設優秀案例。
米易縣檢察院還將未成年人保護經驗延伸至特殊群體保護,設立寄遞行業維權服務中心、“支持起訴+法律援助”服務站等4個服務中心(站),建立加強養老機構安全監管、殘疾人合法權益保護等5項協作機制,讓特殊群體皆有所護。
在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米易縣檢察院設立“連心橋”檢察聯絡站,嵌入人大代表履職平臺,構建“民意收集-法律監督-協同治理”閉環。通過辦理消防安全、環境治理等公益訴訟案件,將檢察觸角延伸至基層治理末梢,切實將司法為民落到實處,相關經驗獲省人大、省檢察院專刊刊發。
護河安瀾
生態檢察中的時空對話
顓頊“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的生態智慧,穿越千年,與米易縣檢察院守護安寧河、筑牢“天府第二糧倉”的實踐遙相呼應。該院以“品牌聚力、跨域協作、多維護源”為路徑,讓古老的生態理念在現代檢察履職中煥發新生。
米易縣檢察院組建“檢護‘安寧’”辦案團隊,創建“益富安寧”公益訴訟品牌,立足安寧河畔地域特色,詮釋“三生融合”共富新范式。該院設立攀枝花市首個“檢助共富·守護耕基”檢察服務站,針對高標準農田配套道路滑坡等問題,推動19.1萬畝農田建后依法管護,穩固“天府第二糧倉”根基。
圍繞安寧河流域(米易段)生態保護,米易縣檢察院與德昌縣檢察院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依托“府檢聯動”及“三長+檢察長”機制,通過檢察建議與政協提案轉化、訴前磋商等舉措,成功保護古老奶桑樹,整治河湖生態隱患18個。該院以“提前介入+捕訴一體+生態修復+系統治理”多元共護綠水青山,對25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請當事人增殖放流10萬余尾;制發檢察建議推動河道清理、農藥包裝回收,6.09噸廢棄物無害化處理,3個案件獲評省市典型案例。
護檢安心
規范建設中的文明傳承
顓頊“絕地天通”的秩序重構智慧,在米易縣檢察院規范化建設中煥發新生。該院以“檢徽耀米易”黨建品牌為引擎,緊扣最高檢“三個善于”“三個管理”要求,實施“鑄魂、聚力、提能、增效、樹形”五大工程,將規范化融入黨建、業務、隊伍建設全流程,斬獲集體榮譽20余項。
在“檢徽耀米易”黨建主品牌引領下,“暖陽護企”“迷昜聽·說”“迷昜藍盾”等專業化辦案團隊聚焦中心工作規范履職,12項工作獲上級批示肯定,11項創新機制被認可,承接6項省檢察院試點任務,15件案件獲評省市級典型案例。“檢徽耀米易”黨建品牌獲評全省檢察產品特色品牌,“小院實踐路”工作做法入選四川省檢察機關黨建與業務融合優秀事例。
米易縣檢察院構建“政治引領+業務淬煉+紀律護航”培養體系,抓實“四張學習清單”,推行“五學融貫”“六新聯學”;建立紀律作風研判、廉政風險排查機制,完善干警“政治+廉政”雙檔案,實現“零違紀、零違法”;搭建“老帶新”“檢察官教檢察官”平臺,采用多元培訓模式,優化業績考評機制,全國模范檢察官、省級業務標兵等復合型人才持續涌現,10人次入選上級檢察院業務人才庫。
“從顓頊時代的秩序哲思到新時代隊伍建設,唯有以文化滋養初心、以規范守護匠心,才能讓干警履職安心。”米易縣檢察院檢察長的話語,揭示了“護檢安心”的深層邏輯——以文化賦能隊伍建設,以規范提升治理效能。
“古法今用”的檢察實踐樣本
下一步,米易縣檢察院將持續深化“檢守安寧”品牌內涵,以法治之力守護綠水青山、護航民生福祉,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貢獻更多檢察智慧,續寫對陽光米易的堅定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