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是自治區賦予河池的重大政治任務,是河池實現綠色轉型的歷史性機遇和實現‘涅槃重生’的新起點。”10月28日,河池市委、市政府召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暨建設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動員部署大會,這標志著該市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和推動關鍵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重要進展。
針對廣西當前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今年3月起,我區全面啟動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及其他環境問題排查整治活動。地處桂西北的河池市是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是國家戰略性礦產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是這場攻堅行動的重要戰場。
半年來,針對歷史形成的“小散亂”無序開采產業格局和由此衍生的涉重金屬污染問題,河池市委、市政府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系統思維,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氣,直面痛點,將整改工作與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緊密相連,以扎實的整改成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開展不間斷排查,實現全域覆蓋。通過開展多輪次、拉網式排查,深挖歷史欠賬,特別是對廢渣填埋、廢棄礦窿污染等長期存在的環境風險點進行重點篩查和系統溯源。截至11月6日,全市累計排查企業場所、點位17649家(個),納入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及其他環境問題清單1186個,其中涉重金屬環境問題833個,其他環境問題353個。同時,將畜禽糞污、溶洞傾倒固體廢物等環境問題納入排查整治范疇,著力消除環境污染隱患。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排查畜禽養殖場(戶)27088家,發現問題122個,已完成整改120個。
分級分類施策,壓茬推進問題整治。對“中長期”整治問題開展風險評估,科學編制“一企一策”“一地一策”整治方案并落實“三簽字”制度,確保問題識別精準、整改方案科學、整治措施過硬。目前,全市已完成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問題“一點一策”806個,完成率96.76%,相關縣(區)正抓緊按照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評估整治技術指南(試行)》要求開展評估工作。截至11月6日,全市已完成問題整改931個,整改完成率78.5%,其中涉重金屬環境問題833個,已完成整改621個;立行立改問題整改完成率達99%。
科學系統施治,根除頑瘴痼疾。聘請中國環科院等區內外頂尖專業技術團隊組成技術支撐組,為系統性、徹底性治本提供決策依據。聚焦突出問題,初步謀劃包裝治理項目100多個。研究制定《河池市水生環境智慧監管體系實施方案》,推進構建三級感知監測預警網絡,形成“全流程閉環的實時在線智能監測監管體系”。
保持高壓態勢,深挖徹查違法違規案件。扎實開展涉重金屬污染環境和非法采礦案件倒查十年專項行動、涉黑涉惡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深挖背后的作風和腐敗問題,釋放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截至10月20日,全市共立非法采礦案件34起,已破案40起(含積案11起),累計刑事拘留90人、逮捕38人、移送起訴40人;立涉重金屬污染環境案件7起,破案6起,累計刑事拘留15人、逮捕9人、移送起訴10人。先后倒查涉礦違法違規問題線索403條、涉重金屬環境違法案件47起、涉重金屬污染刑事案件16起、破壞生態環境問題信訪舉報47起,起底問題線索232條,收到職能部門移送的問題線索40條,立案查處黨員領導干部96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5人,誡勉7人,留置6人,移送檢察機關3人,問責單位11個。同時,以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為抓手,聚焦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一體化辦案模式和科技賦能作用,及時摸排案件線索,為守護河池綠水青山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南丹南方公司廠區綠樹成蔭,環境宜人,此前曾上榜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圖源:南丹縣委宣傳部
破立并舉推進有色金屬產業升級。抓緊制定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謀劃編制河池市有色金屬產業“十五五”專項規劃、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及時啟動并加快推進《河池市關鍵金屬產業發展條例》立法工作。目前,建設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已經自治區黨委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河池市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指揮部已于2025年10月11日成立運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日前,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聯合發文,通報表揚了2024年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污染源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工作表現突出的83個集體和169名個人,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榮獲“表現突出集體”稱號,是全區檢察機關唯一獲獎集體。
(廣西法治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