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政務服務大廳,公安窗口因其獨特的溫度與效能,成為了群眾口口相傳的“市民會客廳”。這里打破了辦事窗口與群眾之間的隔閡,用專業與真誠構建起警民互信的橋梁,以智慧服務、暖心互動和文化浸潤,共同培植出為民服務的“三色花”,展現了新時代政務服務的新風貌。
智慧藍:
科技賦能,重塑服務新體驗
“以前請假辦事,時間總趕不上,現在隨時都能辦,太省心了!”在龍潭區某化工企業工作的甘女士,在24小時自助服務區取出新辦的駕駛證后,由衷發出感嘆,還特意發朋友圈點贊。這抹鮮明的“科技藍”,成為公安窗口為民解憂的第一重保障。

即便在東北嚴寒的冬日,龍潭區政務服務大廳公安自助服務區依然溫暖如春、設備潔凈。自助身份證取證機、出入境證照取證機如同永不下班的“貼心管家”,實現新辦證件隨到隨取;自助身份證受理照相機引導市民從容完成拍攝;功能完善的自助箱系統,則為企業主或員工提供“存放—溝通—領取”的一站式服務,流程簡便、時間自由。尤為可貴的是,操作提示周到詳盡,即便老年人也能輕松上手。節假日里,這里常常比工作日更顯熱鬧,科技的力量成功打破了政務服務的時間壁壘,真正實現“服務不打烊”。有網絡博主專門錄制在此辦理業務的視頻并上傳平臺,吸引更多群眾前來體驗智慧公安的便捷,讓科技紅利真正惠及于民。
暖心橙:
人文關懷,傳遞城市溫度
如果說智能設備是“硬實力”,那么窗口民警的優質服務便是無可替代的“軟環境”。
面對絡繹不絕的辦事群眾,這里始終秩序井然。秘訣何在?在于每一位民警臉上溫和的笑容和那份“將心比心”的真情。“您好,請問需要辦理什么業務?”一句簡單的問候,瞬間拉近了距離。即便面對不屬于公安業務的咨詢,窗口民警也絕不會簡單地說“不知道”。“您別急,這個事情應該歸某某部門管,我幫您問問他們的電話和具體位置。”這樣主動的引導和幫助,讓群眾倍感溫暖。在這里,“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警愛民,民愛警”的良性互動。

周末休息日,昌邑經開區企業一名員工通過自助區墻上的提示電話找到龍潭公安窗口民警,由于本人面貌變化較大,因此自助受理身份證機無法通過人像比對,需要到窗口線下辦理到期換領身份證業務,但因為單位工作日不能請假,只能下班后和節假日辦理身份證,窗口民警立即答應等他下班后6點半來窗口為他照相采集指紋辦理身份證,等辦完身份證這位憨厚的老百姓用最普實的話語表達了他對龍潭公安窗口民警深深的謝意!
日復一日,龍潭政務大廳公安窗口的民警們,以專業素養和溫暖態度,不僅守護著辦事秩序,更守護著每一位群眾的心情,營造出如橙色暖陽般和諧融洽的服務氛圍。
文化金:
價值引領,升華服務內涵
在排隊等候的間隙,不少群眾會被一旁的公安文化墻吸引。從古老的戶籍竹簡到現代的電子檔案,中國戶籍制度的千年變遷脈絡清晰可見。這不僅是一次歷史的科普,更是一堂生動的國情教育。一位帶孩子前來辦事的家長感慨:“了解戶籍制度的演變,真切感受到國家發展的堅實步伐,作為中國人,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此外,走廊與窗口處那些精心設計的文明提示,如“保持安靜是對他人的尊重”“微笑你我他,文明靠大家”等,如涓涓細流,于無聲處滋潤文明新風。它們引導人們遵守秩序、傳遞關愛,將公共服務空間轉化為弘揚正能量、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課堂。

科技藍的便捷、暖心橙的溫情、文化金的底蘊,共同勾勒出龍潭區政務服務大廳公安窗口的為民圖景。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民警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每一次贊許,都是警民情深、和諧交融的生動寫照。這方小窗口,不僅高效辦妥群眾的事,更溫暖了群眾的心,成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展現社會治理溫度的一把鮮明標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