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東莞打造超大城市矛盾化解新范式
    時間:2025-05-10 10:18來源:新華網、東莞政法責任編輯: 安羽

    平安,為民生所向往、發展之根基。隨著東莞市這座“雙萬”城市的常住人口突破千萬大關,生產總值也邁入了萬億元行列,其社會治理工作所面臨的挑戰愈發嚴峻。

    為此,東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創新法治軌道上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機制,整合資源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通過構建“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全市已初步建成1個市級、33個鎮街(園區)級、613個村(社區)級的三級綜治中心網絡。今年5月底,將完成市鎮兩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形成矛盾糾紛化解的“中樞神經系統”。

    從“碎片化”到“全鏈條”

    閉環機制破困局

    走進麻涌鎮綜治中心,2000平方米的開放式服務大廳內,信訪接待、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等服務窗口一字排開,部門工作人員、駐點律師、調解員正為居民提供專業服務。依托非警務矛盾糾紛處置平臺,過去分散在各部門的治理資源被有效整合,實現從“碎片化”應對到“全鏈條”處置的跨越。

    圖片

    圖為東莞市麻涌鎮非警務矛盾糾紛處置工作專班。新華網發(麻涌鎮平安法治辦供圖)

    麻涌鎮以“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為契機,創新打造基層社會治理“麻涌樣板”,用99%的矛盾糾紛化解率交出一份平安建設高分答卷。

    在麻涌鎮綜治中心指揮大屏上,實時跳動的“接警-分流-處置-反饋”數據鏈,見證著這套機制的流暢運行。如當公安部門接報一起家庭糾紛后,鎮工作專班迅速完成響應分派,婦聯社工抵達現場介入,綜治中心同步啟動“一案一策”精準調解方案。這種“部門聯動+數據追蹤+限時辦結”的閉環處置模式,讓這起家庭矛盾在48小時內實現化解。

    “我們的目標是讓矛盾不出鎮、風險不過夜。”東莞市麻涌鎮平安法治辦社會治理組副組長丁郭謙表示,全鎮已構建起包含28個調解組織、200名專職調解員、180名網格員的立體化處置網絡。依托7×24小時值班制度和“5、1、3”分流聯動機制,即“5分鐘響應、10分鐘定責、30分鐘到崗”,非警務矛盾糾紛處置進入“讀秒時代”。

    東莞市公安局麻涌分局指揮中心民警王金剛介紹,矛盾糾紛處置平臺不僅實現非警務警情分流,推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同時還為基層警力減負,讓公安機關更專注打擊違法犯罪,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據悉,東莞建立全市非警務矛盾糾紛處置平臺,制定15大領域84項常見非警務矛盾糾紛處置事項權責清單,明確“接警處置、初步調解、線索移交、聯合調處、信息反饋、復盤管理”閉環處置流程。

    截至今年3月,僅麻涌鎮就受理非警務矛盾糾紛事件831宗,涵蓋勞資糾紛、家庭糾紛、戀情糾紛以及其他矛盾糾紛。

    從“單一調解”到“協同解紛”

    多元共治提質效

    面對城市發展中的新型矛盾,近年來,東莞法院各基層法庭積極培育“楓橋經驗”本土樣本,聯合外部多元解紛資源,建起法庭、職能部門、社區、物業公司、居民及外部調解組織等廣泛參與的全鏈條訴源治理架構,打造“早”“快”“多”“專”解紛機制。

    2024年3月,沙田某小區業主杜先生的陽臺管道出現返水情況,導致其房屋多處受到不同程度的浸泡和損壞。杜先生認為是小區物業公司維修保養義務不到位造成的,要求物業公司賠償60萬余元,而物業公司只同意承擔3萬余元,雙方對賠償數額未能協商一致。杜先生一氣之下將浸濕的衣物鋪滿物業辦公室。物業報警后,線索通過矛盾糾紛處置平臺到了綜治中心,分流至法庭調處這宗矛盾糾紛。

    沙田法庭接報后,聯系鎮司法分局、平安法治辦、房管所、城建辦等工作人員一起到杜先生家中查看返水情況并開展現場調解,最終達成和解方案,由物業公司賠償杜先生約5萬元。

    圖片

    在“幸福港灣”多元解紛中心一起糾紛調解現場,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新華網發(沙田鎮平安法治辦供圖)

    沙田法庭庭長江建華表示,這一案例正是沙田鎮住宅小區多元解紛中心“幸福港灣”的縮影。該中心由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與沙田鎮共建,凝聚法庭、行政、人社等10部門力量,形成“預防—調解—審判—回訪”全鏈條解紛機制。

    沙田鎮平安法治辦副主任王永華表示,沙田鎮推動矛盾糾紛處置平臺、“粵平安”平臺、12345平臺、智慧網格管理系統四大平臺數據互通、工單協同流轉,及時溝通相關信息、調處情況、辦結程度、人員動態等情況,為綜治工作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2024年全年,沙田公安分局共推送非警務矛盾糾紛1030件,辦結1027件,辦結率99.71%,實現從“單一調解”到“協同解紛”的質效提升。

    從“政府主導”到“共建共享”

    全民參與強根基

    東莞治理的創新突破,在于激活全社會參與治理的內生動力。32.7萬“東莞義警”身著藍馬甲穿梭街巷,2.38萬兼職網格員深入社區,9萬多個出租屋微信群搭建“云端治理網”,與智能門禁系統共同織就基層治理天網。此外,東莞異地商會也積極投身平安東莞建設,以親切的鄉音鄉情解開群眾心結,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長安鎮充分發揮平安使者作為巡防員、宣傳員、排查員、救護員的四員作用,開展“守望夜巡”活動,2024年共夜巡721場次,發現及現場處理隱患信息1000余條。在寮步鎮鳧山村,兼職網格員通過“弱信號”預警機制,及時將一起因勞資糾紛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化解在苗頭。沙田鎮整合網格員、巡防員、義警、志愿者四支隊伍力量,構建多方參與、協同聯動的基層治理格局。

    在黃江鎮,160余人的心理服務志愿者,提供公益心理咨詢服務,緩解個體因挫折或突發事件引起的焦慮、緊張、抑郁等情緒問題,用心理咨詢服務為社會治理賦能。

    從“政府主導”到“共建共享”,東莞通過激活社會力量,構建起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在東莞,捧回的“平安鼎”、收獲的致謝錦旗,默默詮釋著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實踐。用法治框定邊界,用溫情化解心結,這,就是東莞這座千萬人口城市打造的超大城市矛盾化解新范式。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