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兩簽協議兩次推翻,綜治中心多元解紛促進“案結事了人和”
    時間:2025-08-12 09:18來源:湖北長安網責任編輯: 安羽

    “特別感謝綜治中心,化解了我們親兄弟間19年的‘疙瘩’,沒把矛盾留給下一代。”村民吳恒(化名)回憶起這次來之不易的和解,感激地說道。

    2006年發生土地糾紛,2016年、2024年兩次簽訂調解協議后又產生執行爭議,兄弟間吵過架動過手......8月1日,“央省媒體咸寧政法一線行”采訪團一組走進崇陽縣天城鎮綜治中心,了解這起跨越近二十年的土地糾紛如何在鎮綜治中心的調解下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央省媒體咸寧政法一線行”采訪團在崇陽縣天城鎮綜治中心采訪。熊子恒攝

    天城鎮是咸寧市崇陽縣的經濟、文化重鎮,人口集中、區域改造項目多,基層治理壓力在全縣較為突出。

    2023年,天城鎮綜治中心整合政法、信訪、民政等15個部門資源集中辦公,設置群眾接待室、矛盾調解室等8大功能區,實現“多中心合一、一站式服務”。

    崇陽縣天城鎮綜治中心。肖慧婷攝

    “兩兄弟的糾紛很早就有了,我們多次上門調處,2016年、2024年分別簽訂過調解協議。沒想到因為一條房屋通道又爭起來了。”新塘嶺村黨支部書記廖明良告訴記者。

    村民吳林(化名)、吳恒是倆兄弟,哥哥吳林在城區開診所,弟弟吳恒則在老家種地。吳恒所住的宅基地原屬于吳林的地皮,但因吳林長期在外,土地后來登記在了吳恒名下。

    “土地劃分不清,兩兄弟關系一直不太好。2024年9月達成協議后,吳林打算在宅基地上建新房養老,吳恒因新房舊房之間的通道問題,不接受原來的調解協議,才導致矛盾激化。”天城鎮司法所所長汪再興說道。

    此時恰逢106國道崇陽段改擴建工程推進,吳家兄弟的宅基地正好在下一階段擴建范圍內,需要拆遷重新建房。

    上門調解兩兄弟的土地糾紛。通訊員供圖

    “這是個徹底解決問題的機會。”汪再興說,“綜治中心再次組織司法所、國土所、村委會多次上門做工作,告知兄弟倆的老房子拆遷后,會在附近劃分一塊足夠兩家人蓋房子的宅基地給他們,通道問題隨之解決。”

    2024年12月26日,兄弟倆在綜治中心簽訂了調解協議。如今,兩棟相鄰的新房已在國道旁建起,多年矛盾徹底解決,吳家兄弟的關系也大大緩和。

    兩兄弟建好的新房。通訊員供圖

    矛盾早發現,風險早兜底。天城鎮在39個村(社區)設立村級綜治中心,統籌駐村輔警、法律顧問、網格員(社區工作者)等基層力量,通過“三提三知”“三查聯動”機制,實現矛盾糾紛“早發現、早介入”。

    2024年8月,天城鎮綜治中心摸排到線索,一名四川籍男子因與天城鎮一女子產生婚姻家庭矛盾,揚言傷人,即將跨省趕來天城鎮。

    “在排查到男子購買的車票信息后,我們迅速擬定應急預案。他一進入鎮上,民警和調解員便主動聯系,陪同安撫情緒,一起前往女子家中了解矛盾訴求。”天城鎮平安辦主任熊燎原介紹。

    上門調解婚姻糾紛。通訊員供圖

    3個月后,雙方在綜治中心、公安、法庭工作人員的多輪調解下,和平達成了離婚協議。

    近年來,天城鎮綜治中心持續落實“三提三知”工作法,發動基層力量精準掌握重點人員動態,做到提戶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建立“三查聯動”模式,對重點區域、場所、企業等每月排查;聯合公安、婦聯、村(社區)等對困難家庭、獨居老人、精神障礙患者等開展常態巡查;對突發的安全事故、矛盾糾紛等動態補查,構建起“風險隱患早兜底、民生訴求一站清、矛盾化解不出鎮”的治理體系,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