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河南省司法廳積極踐行愛民承諾9項措施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
    時間:2025-08-14 17:00來源:河南法治報責任編輯: 李鴿

    于細微處見真情暖人心

    河南省司法廳積極踐行愛民承諾9項措施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

    持續推動村(居)法律顧問工作有效覆蓋,要求村(居)法律顧問每月提供不少于1次、4小時的現場法律服務;暢通行政復議渠道,全面推開“在線復議”,降低解決行政復議的成本;為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眾減免鑒定費用……2025年,省司法廳向社會公布9項愛民承諾事項,于細微處暖人心,以服務力度提升民生溫度。

    承諾如金,有諾必踐。幾個月來,省司法廳始終以“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擔當,將一項項承諾化成了實實在在的為民舉措,變“民生清單”為“幸福賬單”,切實提升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

    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

    在洛陽,全市所有的“兩客一危”車輛和2.4萬輛普通貨車全部安上了動態監控“千里眼”,交通執法人員可全天候從不同角度對駕駛員的駕駛狀態和車輛運行狀態進行監控。

    談及行政執法發生的變化,洛陽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羅道明感慨:“我們通過大力推進信息共享與智慧監管,以非現場監管為主替代傳統現場檢查,實現對違法行為的精準高效發現,現場檢查頻次明顯減少,執法質量顯著提升。”

    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對優化營商環境、解決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今年,省司法廳專門召開整治涉企四亂動員部署會、全省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座談會等,印發全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督促15個省直重點部門全部制訂實施方案,指導市縣全部建立工作專班;同時,分級開展全覆蓋、拉網式自查,發布征集涉企執法問題線索公告,動態監測全省罰沒收入情況,建立執法監督與12345熱線、行政訴訟、行政復議信息共享機制,多渠道、多途徑收集問題線索,并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分類施策、靶向糾治。

    著力強化行政檢查源頭治理,省、市、縣三級清理檢查主體37個、執法人員1萬余名,全省19萬余名執法人員實現電子亮證;在全國率先建設行政執法事項梳理系統,已完成梳理行政檢查事項3500余項。針對類案問題、共性問題,建立完善制度63個。

    暢通行政復議渠道

    自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實施以來,我省各級行政復議機構推動行政復議在監督依法行政、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逐步顯現。

    面對全省行政復議案件數量大幅增長的實際,各級行政復議機構通過擴大宣傳、暢通申請渠道、提供便民服務措施等方式,讓群眾從“不知復議”到“選擇復議”。督促全省各級行政復議機構通過官方網站等各類媒體對外公布“掌上復議”微信小程序、全國行政復議服務平臺等“在線復議”渠道,廣泛開展宣傳,提高“在線復議”的知曉度和認同度。

    同時,及時指導當事人在線申請復議、補充提交補正材料等,實行了復議申請網上提交、接收、受理審查和分案處理,有效提升了群眾申請復議的便捷度。今年以來,全省共接收網上申請4515件,占全部申請的25.02%。

    開展“公證規范優質”行動

    7月14日上午,開封市大梁公證處公證員于夢瑤接到市民鞏先生的求助電話,其89歲高齡的母親因骨折臥床無法走動,現又急需辦理房產繼承公證。了解情況后,于夢瑤與助理馬磊便立即攜帶辦公用品,前往老人居住地,為其辦理公證業務。

    上門公證、開辟特殊群體綠色通道等,是省司法廳開展“公證規范優質”行動的具體舉措。為切實減證便民,方便群眾辦證,省司法廳指導全省公證機構在當地政務服務中心、綜治中心等公共服務場所規范設立辦證點53個,為群眾提供“一站式”綜合性服務。

    據介紹,今年以來,全省共辦理各類公證18.8萬件,實現讓當事人“最多跑一次”辦理公證11.8萬件。“五一”期間組織全省公證機構針對市級以上勞動模范開展公證公益服務周活動,活動期間共發放公證宣傳資料7.8萬份,免費提供法律咨詢9631人次,為勞模辦理公證27件,減免費用共計1.9萬余元。

    降低特殊困難群體司法鑒定收費標準

    規范司法鑒定執業行為,加強執業監管,開展教育培訓,提升司法鑒定質量和公信力……近年來,我省司法鑒定工作深入推進制度化、標準化、專業化建設,不斷強化技術支撐與服務效能,打造出一批有溫度、有力度、有公信力的特色亮點工作,獲得群眾與社會廣泛認可。

    今年以來,全省共辦理司法鑒定案件8.74萬件,組織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對涉及殘疾人、農民工、下崗職工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司法鑒定事項,減收不低于法定標準20%的費用。

    截至目前,全省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開展義診279場,上門為特困群眾服務756次,接受群眾咨詢3026人次,為殘疾人、貧困戶等特殊困難群眾減免鑒定費用29.5萬元。

    開展“豫見法治·共筑和諧”公民法治素養提升活動

    今年,我省將“豫見法治·共筑和諧”公民法治素養提升活動納入省委宣傳部“新時代、新征程、爭出彩”2025年十大群眾性主題實踐活動,堅持普法面向基層一線。

    在開學季,省司法廳聯合省教育廳開展2025年春季開學法治宣傳教育、全省教育系統第四屆法治教育宣傳周等活動,通過集中開展普法宣傳,切實提升師生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

    今年5月,省司法廳聯合省委組織部、省委網信辦開展“全國網絡普法行·河南站”活動,通過“互聯網+普法”形式,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同時,積極開展“民法典宣傳月”活動,指導各地充分利用集市、農民藝術節等開展“法治趕集”“法治夜市”等民法典宣傳活動1.3萬余場;大力實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依托“法律明白人”網絡培訓平臺對全省26.9萬名“法律明白人”進行培訓,切實提升“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素養和業務能力,發揮其在基層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常態化開展“踐行‘楓橋經驗’·助力平安河南”人民調解專項活動

    7月25日,武陟縣司法局龍泉司法所的調解員撥通回訪電話時,居民周女士在電話里再次向調解員表達了謝意。一場持續多日的撫養權糾紛,終在雙方的互相理解中畫上了句號。

    近年來,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常態化開展“踐行‘楓橋經驗’·助力平安河南”人民調解專項活動,針對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婚姻家事等常見多發矛盾糾紛,指導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加大排查化解力度,堅持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和苗頭隱患分類梳理、登記建檔、及時就地予以化解,同時定期回訪已達成調解協議的糾紛當事人,及時掌握思想狀況和行為動態,督促履行約定義務,防止糾紛反彈。

    提升涉外法律服務供給能力

    隨著河南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跨國投資、海外維權、國際合同糾紛等法律問題逐漸增多。

    去年,省司法廳在全國首家以省委省政府“兩辦”名義出臺《加快提升涉外法律服務能力行動方案(2024—2026年)》,成立全國首個省級涉外法律服務中心。

    聯合省商務廳、省工商聯舉辦涉外法律服務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供需對接會,建立常態化供需對接機制。與省發改委、商務廳舉辦民營企業出海能力提升培訓會,助力企業有效應對國際經貿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和挑戰。

    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養,與鄭州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聯合省律協、鄭州市律協舉辦多場專題法律講座,聚焦中資企業“出海”建廠等法律實務,助力本土律師提升跨境法律服務能力。

    持續推動村(居)法律顧問工作有效覆蓋

    7月8日,洛陽市洛龍區翠云路街道龍康社區村(居)法律顧問,為社區8名“法律明白人”開展“防范電信詐騙”法律知識專題培訓,為“法律明白人”服務身邊群眾、開展釋法說理注入新動能。

    今年以來,省司法廳積極督促指導各地不斷加強和規范村(居)法律顧問工作,在保持全覆蓋的基礎上,推動村(居)法律顧問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嚴格規范服務行為,提升服務質效。

    截至目前,全省1.32萬名村(居)法律顧問接受咨詢、為群眾提供專業法律意見近17.6萬條,參與調解矛盾糾紛近1.7萬件,提供現場法律服務30.8萬多次,為村(居)重大事項提供法律意見7382條。

    扎實推進獄務公開

    全省監獄在罪犯入監之日即發放《獄務公開手冊》,確保人手一冊,告知罪犯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同時向罪犯家屬寄發、向來獄參觀和幫教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該手冊。

    嚴格執行《河南省監獄監獄長接待日工作規范》,每月10日,全省監獄集中開展“監獄長接待日”活動。2025年上半年共組織監獄長接待日活動180余場次。

    邀請聘任的執法監督員到監獄指導工作,不斷提升監獄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2025年上半年全省監獄共邀請執法監督員開展活動12次。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