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法治助力“五金之都”轉型升級
    時間:2025-08-15 15:19來源:檢察日報責任編輯: 陳言

    在浙江省永康市,五金產業的基因已深植千年。從街頭巷尾叮當作響的打鐵鋪到智能工廠里精密運轉的機械臂,從貼滿外貿標簽的代工產品到閃耀國際市場的自主品牌,這座“中國五金之都”的轉型升級之路,始終與法治同頻共振。

    近年來,永康市五金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低小散”企業居多、跨區域知識產權侵權頻發、企業維權渠道單一等問題逐漸顯現。面對挑戰,永康市檢察院主動融入區域發展大局,創新構建“一案四查、行刑銜接、跨域聯動”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為五金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日前,永康市檢察院與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海關同步入駐永康(五金)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標志著該院在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推進部門協同治理方面又邁出關鍵一步。


    永康市檢察院與永康(五金)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簽訂正式入駐協議

    “一案四查”形成打擊治理閉環

    “別看這把鎖不起眼,它可是一起維權案件的見證人。”近日,在永康市檢察院知識產權辦公室,辦案檢察官應玲玲向記者展示了一把鎖,隨即講起背后的故事。

    2023年5月,永康市某龍頭鎖具企業發現市場上突然冒出不少自家產品的高仿“山寨貨”,便立即報案。公安機關調查發現,這些“山寨貨”是該公司離職員工郭某委托他人一手打造的。郭某以該公司正規經銷商的名義對外大量銷售假冒產品。同年6月16日,公安機關以郭某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移送永康市檢察院審查逮捕。辦案檢察官審查認為,該案仿冒產品的銷售記錄較為分散,對象多且時間跨度長,具體的銷售數量和金額難以認定,定罪證據不足。

    為充分固定制假售假證據,永康市檢察院積極引導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建議偵查人員從涉案微信聊天記錄、交易記錄中鎖定受委托方和銷售對象。公安機關據此查明,2021年至案發時,郭某共委托他人制造仿冒鎖具1萬余套,網售給40余名經銷商,銷售金額14萬余元。2023年8月,該案移送審查起訴。

    永康市檢察院認為,郭某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2024年1月,法院判處郭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8萬元。

    案子判了,辦案工作還未結束。檢察官多次登門向郭某釋法說理,剖析侵權行為給企業帶來的傷害,幫其算清法律賬和良心賬。郭某表示:我認錯也認賠。一個月后,賠償款一次性打到企業賬戶。“后來我們回訪被害企業,了解到企業商譽已恢復,發展勢頭良好。”應玲玲說。

    針對該案暴露出的知名品牌被侵權情況頻發,以及小微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永康市檢察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向永康市品牌建設促進會制發檢察建議,建議采取有力措施引導企業增強品牌保護意識,探索行業抱團發展,提升本土品牌競爭力。永康市品牌建設促進會立即敦促鎖業協會組織開展專業培訓,邀請專家對企業負責人進行以案普法和專業指導。

    “自2023年成立知識產權辦公室以來,我院堅持對涉知識產權案件進行刑事追責必要性、民事追償可行性、行政違法關聯性、行業治理緊迫性四項審查,通過‘一案四查’形成打擊、治理閉環。”據永康市檢察院副檢察長謝芳胤介紹,該案知識產權辦公室成立至今,已辦理涉知識產權刑事案件53件153人,實現訴前調解全覆蓋,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400余萬元;通過制發檢察建議幫助兩家涉案企業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內部制度。

    “永康市檢察院在知識產權保護上打出了聲威,也治出了讓企業和群眾都看得見的實效。”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中國科技五金城集團有限公司會展中心職工吳明明在檢企座談會上表示。

    行刑銜接打造“一站式”維權


    對檢察環節不起訴的侵權人,永康市檢察院同步向行政執法部門移送行政處罰線索

    “現在我們如果被侵權,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找快速維權中心。在這里,我們能得到檢察機關的‘一站式’服務,省心又省力。”日前,正在永康(五金)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現場辦理相關手續的永康市某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2023年初,永康市政府部署開展企業大走訪行動。永康市檢察院以此為契機,走訪調研80余家小微企業。“我們發現不少企業都遭遇過侵權,但只有少數企業選擇了走法律途徑維權。”該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胡婷婷告訴記者,這歸咎于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之間存在信息壁壘,企業一想到要多頭跑、時間長、成本高就頭疼,最后便不了了之。

    為破解難題,在永康市檢察院推動下,知識產權保護跨部門協作機制應運而生。2023年7月,該院聯合公安、法院、市場監管等部門,在永康市市場監管局設立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站,配套建立線索共享、案件會商、行刑銜接、多元調解等協同機制。各單位派員常駐工作站企業咨詢窗口,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回應企業維權需求。

    2024年3月,永康市一家生產名牌保溫杯“YETI”的企業發現,市場上出現不少假“YETI”。企業報案后,公安機關很快將犯罪嫌疑人楊某抓獲。經查,楊某不僅自己售賣假冒“YETI”注冊商標的保溫杯,還指使他人制造假杯、印制假包裝盒。2024年5月,楊某因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被移送審查逮捕。

    根據涉知識產權案件協同機制,公安機關將線索共享給永康市檢察院,該院依法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建議公安機關重點查清假包裝的來源、確認共犯責任,并迅速對印刷假包裝的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最終,公安機關查明包括楊某在內涉案人員共7人,涉案金額150余萬元。與此同時,該院依托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站,聯合行政機關共同開展釋法說理工作,促成當事雙方就民事賠償事宜進行協商,犯罪嫌疑人楊某先行賠償企業75萬余元。

    2024年9月,永康市檢察院分別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對楊某等5人提起公訴。同年10月,5人分別被判處刑罰。對另兩名情節輕微不起訴人員,該院向行政機關送達檢察意見書,由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處罰。“過去這類涉及生產、銷售、包裝全鏈條的侵權案件,相關單位之間來回協調耗時較長。現在有了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站,辦案協作、民事追償、行刑銜接一氣呵成,案子辦得快,企業維權省心省力。”應玲玲說。

    2025年4月24日,永康市檢察院會同法院、公安、司法、海關等部門正式簽約入駐市場監管局下屬單位——永康(五金)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站完成升級。“這將為永康市五金‘智造’蝶變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永康(五金)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主任潘君武表示。

    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永康市檢察院駐永康(五金)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工作站共受理侵權監督線索2條,監督行政機關查處、銷毀假冒偽劣五金產品20余萬件;對檢察環節不起訴的11名侵權人,均同步向行政執法部門移送行政處罰線索,實現過罰相當、懲戒閉環。

    區域聯動促進產業集群融合


    檢察官在永康(五金)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為來訪者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回憶2023年夏天差點被假貨“沖垮”的經歷,在浙江省武義縣建廠的永康市某知名企業負責人感慨萬千:“當時我們就像無頭蒼蠅,不知道該找哪個部門解決,折騰大半年才想到報案。”

    原來,該企業研發的智能溫控杯剛在國際市場打開銷路,企業負責人就接到海外經銷商緊急通知,稱海外某國市場出現大量該產品的低價仿冒產品,導致該企業海外銷量驟減,價值3000余萬元的正品滯留倉庫。更為棘手的是,仿冒者將生產窩點設在永康市,銷售網絡卻遍布浙江義烏、武義等地,跨區域調查取證難度較大。

    2024年1月,該案移送永康市檢察院審查起訴。永康市檢察院聯系武義縣檢察院,兩院協作,引導當地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固定證據,僅用5天就完成跨區域取證。在兩地聯動下,該案“國內制假—搭建網店—銷往海外”的上下游犯罪產業鏈被整條挖出,涉案金額認定從100萬元追加至370余萬元。因田某等6人的侵權行為構成法律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經永康市檢察院提起公訴,2024年9月,田某等6人被永康市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至有期徒刑二年八個月不等,各并處罰金。

    辦案期間,永康、武義兩地檢察院檢察官聯合走訪被侵權企業,了解到該企業在國外打假困難重重。永康市檢察院依托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站與永康市司法局聯系,借助本地律師事務所與海外知名律所的合作關系,為企業提供海外線索舉報和維權指導。在永康市司法局的大力協助下,一些海外侵權者被當地警方立案查處。“跨區域協同調查+國內外雙線打擊”模式有力震懾了當地侵權犯罪,幫助被侵權企業挽回海外聲譽,優化了海外營商環境。

    永康市和浙江省武義縣、縉云縣地理相鄰、產業相關,在五金產業集群發展中,普遍存在企業異地建廠、跨區域經營現象,大量侵權案件也存在跨區域特征。為打破案件調查和企業維權的地域限制,2024年11月,永康、武義、縉云三地檢察院召開永武縉五金產業集群知識產權跨區域檢察協作保護工作座談會。三地檢察院簽署框架協議,明確以案件聯辦、制度共建、治理共融為重點,構建從打擊、服務、保護、宣傳到預防的全鏈條知識產權“打護育”工作模式。除機制建設外,三方還共同搭建“永武縉五金產業集群知識產權檢察e站通”平臺,開發了受理舉報、法律咨詢、線上培訓、送法入企、案例推廣等功能。

    在永康市檢察院協調下,三地檢察院可以共享永康(五金)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建立的專家咨詢庫、技術調查人才庫、鑒定機構名錄庫等專業資源。針對三地企業普遍面臨的海外維權難問題,該院通過永康市司法局鏈接專業法律服務團隊,為三地企業提供涉外法律服務23次。

    “我是土生土長的縉云人,在永康工作,對永武縉一脈相連、五金產業息息相關有很深的體會和感受。檢察機關跨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協作,增強了三地企業創新創業的底氣和信心。”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公益訴訟形象大使、浙江原始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資源部行政專員黃美媚表示。

    “知識產權保護是法治命題,更是發展課題,永康市五金的轉型升級之路,也是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不斷升級之路。我們將繼續深耕細作,讓法治成為激發新質生產力的‘催化劑’。”永康市檢察院檢察長黃東泳說。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