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6q0m0"><sup id="6q0m0"></sup></ul>
  • <ul id="6q0m0"><dfn id="6q0m0"></dfn></ul>
    <dfn id="6q0m0"></dfn>
  • <strike id="6q0m0"></strike>

    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檢企聯動防非打非,檢察官教你"守住錢袋子"
    時間:2025-06-13 19:40來源:上海政法綜治網責任編輯: 陳言

    為加大防范非法集資宣傳力度,有效防范非法集資風險,6月12日上午,黃浦區檢察院第七檢察部走進支付寶S空間進行走訪調研與宣傳普法,通過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幫助企業員工提升風險識別能力和金融安全意識。

    圖片

    檢察官走訪調研與宣傳普法

    圖片

    檢察官走訪調研與宣傳普法

    同時,雙方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檢企數字化合作備忘錄機制,實現檢察機關與互聯網企業防范非法金融活動“齊抓共管、良性互動”局面,共筑防非打非防線,維護社會經濟秩序。

    什么是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

    非法集資的四個常見手法

    承諾高額回報

    不法分子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后,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圖片

    編造虛假項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貌似合法經營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開展創業創新等幌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有的經常組織免費旅游、考察等,騙取社會公眾信任。

    圖片

    虛假宣傳造勢

    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聘請明星代言、名人站臺,在各大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廣告、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雇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制造虛假聲勢。

    圖片

    利用親情誘騙

    有些非法集資參與人,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甚至采取類似傳銷的手法,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系,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圖片

    檢察官提醒

    防范非法集資的“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四看

    一看融資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業營業執照,還要看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

    二看宣傳內容,看宣傳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擔保、無風險、高收益、穩賺不賠”等內容。

    三看經營模式,有沒有實體項目,項目真實性、資金的投向去向、獲取利潤的方式等。

    四看參與集資主體,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體。

    三思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

    二思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規律。

    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等一夜

    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宣傳,一定要避免頭腦發熱,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見,拖延一晚再決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勢宣傳、熟人介紹、專家推薦,不要被高利誘惑盲目投資。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chinagohig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